麦肯齐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寄生虫专家组的联合主席。他说,相较于其他种类的蜱虫,蝙蝠身上的蜱虫叮咬人类的风险比较低,但在其他地区,有些寄生于蝙蝠的蜱虫叮咬人类后,可能引发蜱传回归热,因此还是有一定的公共卫生风险。
研究人员通过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发现,影响狗狗蜱虫感染强度的因素有很多。体型高大的狗狗比小型犬更容易被多个蜱虫感染;城市里的狗狗比农村的狗狗感染多个蜱虫的概率低;虽然毛发长度和底毛密度对感染强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底毛密度大可能有增加感染的趋势;而且 2021 年感染多个蜱虫的狗狗比 2020 年少。
蜱虫可能传播病毒,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我国和海外研究员组成的跨国团队对本地蝙蝠进行长达九年的监测工作后,在10种蝙蝠身上发现两种软蜱,其中一种还是首次在本地发现。 软蜱(soft tick)是一种寄生虫,被它们叮咬吸血时往往没有痛感,或仅引起轻微症状,但有些时候,可能导致严重病痛。近年来,蜱虫构成的疾病传播风险受到更大的关注。
2025年1月11日,内蒙古大学胡薇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广西南宁市野生动物保护站,广西中医药大学等研究人员在国际同行评议期刊Zoonoses发表题为《Species Composition, Genetic Structure, and ...
2011年至2020年间,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新加坡11个地点铺设雾网等陷阱暂困蝙蝠,以便对蝙蝠身上的寄生虫进行采样与分析。日本北海道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等学府参与了这个项目。
为解决蜱传丝虫线虫研究不足的问题,得克萨斯 A&M 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他们总结了此类线虫的物种多样性、宿主关联等,明确了检测方法的优劣。推荐阅读,助您深入了解其生态与流行病学,把握研究新方向。 在自然界中,蜱(Ixodida)可谓是个 “狠 ...
(新加坡9日讯)蜱虫可能传播病毒,对公共卫生构成威胁。新加坡和海外研究员组成的跨国团队对新加坡蝙蝠进行长达9年的监测工作后,在10种蝙蝠 ...
来自MSN4 个月
蜱虫还在活跃期!老太太种菜被叮,同村多人发病蜱虫多见于野外,少部分蜱虫身上携带有新型布尼亚病毒等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被它叮咬后,易引起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据悉,每年4月到10 ...
新加坡杜克国大医学院领导的跨国研究团队上周六(8日)表示,在10种本地蝙蝠身上共发现两种软蜱寄生虫,其中一种属首次在本地发现,暂未有证据显示它们会叮咬人类,构成疾病传播风险。
来自MSN9 个月
孩子被蜱虫叮咬,妈妈的“两个拒绝”救了娃,医生齐点赞孩子的安全高于一切,孩子的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希望可以守护的。但守护孩子的健康也需要家长能有一些知识的储备,否则 ...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做好个人防护,戴帽子、穿长衣长裤,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靴筒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虫附着;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虫不易粘附。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