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今年53岁的高小青,是陕北家喻户晓的说书人,尤擅长说历史大书。在近四十年的说书生涯里,他历经了陕北说书这一民间艺术的几次“迭代 ...
吴老师还特别邀请了四位曲艺名家来到现场:北京评书艺术家刘兰芳、苏州评话艺术家王池良、扬州评话艺术家马伟、四川评书艺术家袁国虎,为国图公开课读者演绎他们各自代表作品的精彩片段。通过系统讲授、精湛表演和专业评析,您可以系统了解曲艺“大书”这个中华传统艺术 ...
当说书盲人背负琴弦,行走在贫瘠而荒凉的黄土高原上向天而歌时,悲戚感、超脱感便成了陕北说书的艺术底色,而这也恰好与游戏中凸显的“黑 ...
田连元 浩瀚如海的知识存在于书籍之中,每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只能根据个人所需淘取有限的养料。对于一个职业的说书人,读书是其获取艺术 ...
谈及现如今的说书,曹师傅说道:“2007年开始,明显感觉说书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今年到现在还没开张,以前说书人经常走村串户,在婚丧嫁娶 ...
浦东说书陈列馆 图片来源:影像上海.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007年8月设立了浦东说书陈列馆,陈列馆集中展示了浦东说书过去和现在的历史文化积淀,展示了几百年来民间艺人辛勤劳动的智慧遗产,尽最大努力充实陈列馆的馆藏。
(折扇一摇)且说那一日,徽宗皇帝带着随从,在艮岳之巅赏春景。但见汴京城烟柳如画,蜂蝶翻飞,圣上诗兴大发:"黄山谷有'踏花归来马蹄香'之句,朕倒要考考画院众画师!"宦官梁师成忙不迭奉承:"陛下这题,正显我大宋文风鼎盛啊!" ...
在素有“说书窝子”之称的陕西榆林横山,当时还是7岁孩子的熊竹英挤在人群中,只见一名盲人表演者小腿上绑着“甩板”,一抬一抬地打节奏,手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天
快乐的“城市说书人”
本文转自:湘西团结报作者:马岩松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24年7月汪志行走的意义,不止是突破信息的茧房、地缘的隔阂,更是一场精神之旅。对不同的城市文化、生活的走访、观察和感受,都是自我内观的机会。“我喜欢怎样的城市?”“我要怎样 ...
中新社宁德9月14日电题:400年“福安说书”的拯救:建说书亭传承人每周开讲 作者叶茂 醒木惊鸣,铜钹响起。台上之人手持摇扇,摇头晃脑 ...
“浦东说书”起源于清乾隆年间黄浦江东岸,是一种通俗易懂的民间地方曲艺,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 ...
许多外地游客被这种“说书”混搭“脱口秀”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听完表示意犹未尽,“这样的说书方式还挺有趣的,听完更喜欢杭州了。” “宋韵白话”,是把评书恢复到宋朝有说有唱的表演形式和状态。在宋朝,“说书”这种艺术形式就叫“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