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18日,安康汉滨法院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一位六旬老人满怀感激之情,亲手将一面写有“为人民办事暖人心 服务热情素质好”的锦旗送到执行法官手中,表达对法院热情服务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感谢。
经了解,田某的父亲去世后在四家银行遗留大额存款,按规定需要办理继承权公证才能提取。但事情没有想象中简单,公证处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询问得知,田某90多岁的爷爷年老体弱,老人的三个子女中,次子(田某的父亲)已离世,剩下的两家对老人赡养问题各有盘算,谁都不 ...
近日,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成功化解了一起赡养纠纷,承办法官通过诉前、诉中耐心细致地调解,不仅解决了当事人的养老问题,还促使老人与子女解开心结,重拾亲情。 2024年年末,一位七旬老人走进伊通法院大孤山法庭,状告其儿子儿媳,要求儿子儿媳每年给付赡养费7000元或负责将老人送至养老院生活。见老人情绪比较激动,承办法官第一时间安抚了老人的情绪。谈话中了解到老人现年73岁,老伴已经去世一年,自己独自生活 ...
被收养人长大成人后,因房产纠纷便与养父母断绝往来,几十年没有联系。在养父母去世后,却要分割遗产,是否应当支持呢?据《人民法院报》日前报道,天津的孙大爷,去世前将自己名下价值300万的房产过户给了儿子,并留下声明给予养女一定补偿。去世后,养女拿出证据证 ...
2017年,一则特别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将自己的亲生儿子告上法庭,理由是儿子未尽赡养义务,要求支付赡养费。 消息一出,网络上“键盘侠”们纷纷涌现,纷纷对老人的儿子进行言语攻击,言辞激烈,几乎没有丝毫同情。
近日,辽源市东丰县大阳司法所在化解老年人赡养纠纷中,探索出一条“情法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柔性调解与刚性法律双轨并行模式,真正做到将法治融入基层治理,为老年人撑起“权益保护伞”。
赡养指的是对老年人经济上进行供养、生活上进行照料和精神上提供慰藉,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如果老人有多名子女 ...
俩儿子就父母的赡养问题私下达成协议,约定其中一子不再承担赡养义务,这样的约定是否有效?近日,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子女赡养老人纠纷案,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长子和次子之间的赡养父母协议,不能免除长子赡养母亲的法定赡养义务。作为一项法定义务,赡养老人的义务是不 ...
法律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那么,子女对未曾抚养过自己,甚至对自己有过遗弃、虐待等犯罪行为的父母,也一样必须 ...
要赡养——合理要求赡养费. 近日,老王提起诉讼,要求长子王某将赡养费标准从每月200元提高至每月1450元。老王称,虽然曾与长子约定每月赡养费200元,但自己目前在外租房居住,每月房租1000元、护工费1500元,两个儿子应平均分担该部分房租及护工费。
这种模式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赡养方式的一种创新,通过政府的适度介入和管理,旨在强化子女对赡养责任的意识,保障老人的生活需求 从2022 ...
本文转自:衡阳日报衡阳日报讯(通讯员刁晨)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与遗产继承权是否存在关联?近日,珠晖区人民法院受理一起遗产继承纠纷案件。2024年10月母亲匡某因病去世后,小燕、小萍、小雯三姐妹(均为化名)因遗产分配纠纷诉至法院。小萍主张自己在姐妹中生活最为困难,既无房产车辆也无稳定存款,而姐姐小燕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