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创新人人可为,创新要锲而不舍、不畏艰难。今年3月,全国劳模包起帆领衔制定的一项集装箱国际标准在日内瓦正式发布,将中国发明上升为国际 ...
在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内,“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展示了他数十年的科技创新历程和成果,启迪攻坚克难的创新 ...
”杨起帆回忆起本科和研究生时期,导师们都是极其严谨的科学家,每篇论文和每项实验数据都会被仔细审查,任何错误或“注水”内容都无法通过 ...
北大是拔尖人才培育的沃土,本科生科研给了不到20岁的杨起帆早早接触学科前沿的机会——大二时,他与“光学微腔”结缘,加入了刚刚回国的 ...
创新人人可为,创新要锲而不舍、不畏艰难。今年3月,全国劳模包起帆领衔制定的一项集装箱国际标准在日内瓦正式发布,将中国发明上升为国际 ...
而包起帆的创新发明远远不止于“抓斗”。 20世纪90年代,身为上海龙吴港务公司经理的包起帆为让企业走出困境,推动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首条 ...
新华社上海6月9日电 题:包起帆:扬起创新的征帆. 新华社记者贾远琨. 在位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区内的包起帆创新之路陈列馆,参观者络绎不绝 ...
包起帆初到龙吴港时,码头的年吞吐量只有230多万吨,仅为设计能力的一半。2000多个职工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包起帆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在职工大会上说:“企业走老路没有出息,我们工人阶级必须勇于创新,创造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