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老周摘要:抗战后期的史迪威事件,最终使得史迪威被召回了美国。但这一事件并不是史迪威和蒋介石两人之间的私人恩怨,而是深远地影响了中美 ...
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陶燕表示,通过举办这次系列活动,将有助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我相信,史迪威将军后代与中国的这段 ...
史迪威本是个“中国通”,曾有过多次惊险旅行经历,被同僚评价为“十分熟悉中国和远东,美军中无出其右者”,史迪威还给两个女儿起了中文 ...
盛夏时分,记者走进云南省漾濞彝族自治县(下称“漾濞县”)苍山西镇秀岭村大山深处,一条车路宛如飘带缠绕山间,从山脚盘旋而上直至山顶,这里就是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的滇缅公路的一段。“这一段滇缅公路现在还保留着弹石路面,汽车行驶在上面嗡嗡作响。”一同 ...
1943年2月,第8军军长郑洞国正在第6战区前线指挥作战,忽然接到紧急召回重庆的命令。据传是蒋介石亲自召见他。郑洞国心里清楚,这绝不会是升职或免职的消息。因为依照惯例,他这样级别的军官的任免一般都是由战区长官部转达,根本无需亲自到重庆见蒋介石。
临危受命从美国来到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对日作战的史迪威将军,曾与蒋有过频繁接触,他们曾产生许多矛盾、摩擦,他笔下的蒋介石是由许多细节构成的,是活生生的,不是历史教科书式的。《史迪威日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蒋介石和19 ...
1935年,史迪威出任驻华使馆武官,他的家就在东总布胡同3号。 “我和100年前的那位军人,多少次擦身而过,他走过的地方,我也走过,他抬头看过 ...
John Easterbrook:史迪威将军是一个军人,他不是政客,这一点毫无疑问,对于政客来说,他太直率也太诚实了。 James Bradley:我们总是把矛盾指向史迪威的个人性格,和蒋介石的性格冲突,但是对我来说,这个合作机制本身就是不言而喻的。
核心内容: 然而史迪威与蒋介石两人的关系却很糟糕,史迪威讲话直率,他给蒋介石取了个绰号叫做“Peanut”,意思是“花生米”,也就是笨蛋,没有用的小人物。 史迪威厌恶国民党的腐败,却对中共有特殊的好感,他同情中共,认为中共是真正有能力抗日的力量。
眼看着史迪威与共产党越来越亲密,次月,蒋介石在史迪威被晋升为上将的情况下,再次向美国政府提出撤换。 出于各种考虑,史迪威于1944年10月被 ...
罗斯福向蒋让步,同意撤回史迪威;蒋介石认为,这是“中国解放之开始” 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虽是弱国,但是,中国毕竟是大国,是抗击日本 ...
史迪威葬送了蒋最好的两个师 尽管宋子文在华盛顿努力积极游说,然而史迪威事件却对中美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产生了极不良的影响。 许多著作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