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丘逢甲南向而葬 不忘台湾. 解说:1896年5月,丘逢甲来到广州他会见了广东巡抚许仙屏,许仙屏对丘逢甲保台的义举表示钦佩,当即上奏朝廷,希望能对丘逢甲给予褒扬并安排官职。但朝廷的回复让丘逢甲心寒,除了让他定居潮州外,别无他言。
中新网梅州8月21日电题:探访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百年故居 作者 杨草原 周 涛 江小宝 祖籍广东蕉岭的丘逢甲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抗日志士,其 ...
丘逢甲4岁开始作诗对赋 14岁参加院试. 解说:此时传来俄德法三国列强出面干涉还辽的消息,这让丘逢甲等产生了幻想,他们希望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促使英法等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弃割占台湾。
丘逢甲故居全貌蔡欣欣摄丘逢甲故居一角蔡欣欣摄丘逢甲当年的书房蔡欣欣摄中新网梅州8月21日电题:探访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百年故居作者杨草原 ...
丘逢甲深感“旧时括帖之学无裨实用”,认为“书院旧制,新知识灌输有所不尽”,主张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大力推行新学,“专以新思潮及有用之 ...
丘逢甲,爱国士绅。1895年初,得知清廷准备割让台湾,倡议成立“永隶清朝”的“台湾民主国”,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 丘逢甲(1864年—1912年 ...
丘逢甲,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1864年生于台湾,祖籍广东蕉岭。 甲午中日战争后,他组织义军抗日保台,兵败后离台回蕉岭定居。 在当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在辛亥革命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中国近代著名爱国抗日志士、杰出的诗人和教育家邱逢甲的一首佚诗被发现(见图)。该诗作于辛亥革命前夜,其中“漂零剩有乡心在,夜半骑鲸梦渡 ...
丘逢甲内渡大陆后投身教育,先后主讲潮州韩山书院、潮阳东山书院、澄海景韩书院,并与三弟树甲共同成立岭东同文学堂。 为纪念丘逢甲,其子丘念台及监察委员杨亮功等人1961年倡议在台湾中部成立“逢甲工商学院”,1980年改制为“逢甲大学”。
丘逢甲14岁即考取秀才,得到福建巡抚丁日昌赏识,特赠「东寧才子」印章一枚。25岁赴福州乡试中举。次年光绪15年(1889年)至燕京赴试,考中进士 ...
丘逢甲1864年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1912年病逝于祖籍地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梅州市蕉岭县)。他的名诗《春愁》到了21世纪仍常被人引用:“春愁难 ...
丘逢甲雕塑高2.8米,右手握宝剑直插入脚下土地。 “万木草堂”原为“丘氏书室”,是广东省丘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 1891年,康有为将其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