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银匠村的就业人员不仅仅来自周边,更是辐射全县。来自兴仁镇摆泥村的杨通俊正在银匠工坊里敲银壶,两年前他听说修建银匠村,毅然从外地返乡 ...
为打造银匠村品牌,让村里人一起受益,龙太阳想动员银匠们签一个诚信协议,确保银就银,铜就铜,手工就手工,机制就机制,是谁打的就打谁的 ...
2022年年底,县民宗局赴广州招商,广州香云衫“我的搭配师”与银匠村达成合作协议,对推动银匠村的“蓝锦染艺”蜡染服饰提升品位、扩大产能和 ...
在湘西大地的褶皱深处,墨戎鼓镇如同一颗被时光遗忘的明珠,静静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这里的手工银饰锻造技艺,不是简单的金属加工,而是一部镌刻在白银上的民族史诗。当晨曦穿透薄雾,洒落在老银匠布满皱纹的双手上,那些跳跃的银丝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传承、信仰与审美的千年故事。
傍晚的银匠合作社灯火通明。二十多位匠人正在赶制一批外贸订单,这是通过非遗博览会接到的法国客户。按照新制定的分工流程,老人们负责最考究的纹样錾刻,年轻人处理焊接抛光,连残疾的龙大哥也能参与银料提纯。墙上的收支表显示,去年合作社人均分红2.3万元,比外出打工收入还高。
这里是贵州著名的“银匠村”。 上个世纪80年代,塘龙寨只有8户银匠,后来高峰期全寨65户人家,有52户加工银饰,整个寨子一年加工银子达七八千斤。
特色工艺牛角银饰 顾银匠所居住的雷山县西江镇乌高苗寨是我省有名的“银匠村”,村中数百户人家,80%以银饰加工为副业。
在众人眼中,苗族是个美丽而神秘的民族,而民众对于苗族的第一印象,往往来源于那些佩戴在苗女身上的银饰。曾经,在苗人生活中,苗银集巫术 ...
中新社拉萨12月9日电 题:云南白族银匠西藏“敲敲打打”二十余载 作者 江飞波 古城拉萨市北郊夺底乡的山脚下有一条长约1公里的无名街道,两侧 ...
鹤庆银器锻制技艺拥有超过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云南当地颇有名气。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批鹤庆银匠为了谋生,踏上了 ...
2009年,麻料村被誉为“中国银匠之乡”,但在那个时候,银匠们多外出谋生。2000年至2005年,麻料村受到机械化冲击,古法锻造银饰暂时失去了市场,为了生存,麻料村的年轻银匠都纷纷走出全国各地谋生,村里只剩下老人,许多老工艺都失传了。
银匠“游走”的生活历来如此。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侗族群众喜爱佩戴银饰,有村民告诉记者,过去的银匠是挑着工具箱子走村串寨。 “走到哪个寨子,吆喝一声,一家打银饰,别家有需要的都会赶过来,往往在村里一呆就是十天半个月。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