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45年2月,在风景优美的克里米亚半岛,一场举世瞩目的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参与者正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美、苏、英三国领袖——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大家都知道,这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就是战后全球利益的重新划分,确定各国在新秩序中的位置和权益。
除了划分战败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的势力范围,三国领导人还将目光锁定在了当时同为大国的中国身上。 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三国为中国、日本等国家布下的牢笼,他们本以为中国终将被牢牢困住。
另外,雅尔塔会议期间,三国首脑商议建立的联合国组织也仍旧在正常运转着。 只不过,随着冷战结束之后国际国的势力的失衡,联合国已经沦为了 ...
雅尔塔会议标志着势力范围政治的回归,但仅仅是因为与会民主国家认为这是必要的,但希望这种邪恶只是暂时的,是防止再次爆发灾难性世界大战的最佳手段。英国和美国都厌倦了战争。
所谓雅尔塔体制是指二战后期,美、英、苏、中等国对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及维护战后和平,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形成的一系列协议和谅解,以及由此确立的旨在遏制德、日军国主义复活并以此为逻辑起点的战后国际和平秩序和法权体系。
1945年2月4日 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偕同他们的外长及参谋长,来到苏联克里米亚半岛南岸疗养胜地雅尔塔 ...
在雅尔塔会议召开60年后,当年三巨头———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孙辈于1日齐聚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市政治研究生院,畅谈那场改变世界格局的 ...
换句话说,在二战期间雅尔塔会议时,雅尔塔并不属于乌克兰。 那么,如今在基辅举行“雅尔塔战略会议”,到底要纪念什么,想要得到什么 ...
契诃夫在雅尔塔白色别墅。(互联网) 然而雅尔塔的花园,始终为契诃夫珍爱。 我那代人迷恋过的《人·岁月·生活》作者,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作家伊利亚·爱伦堡写过一本《重读契诃夫》,书里有这样的叙述:“他是一个狂热的园艺师,他播种花籽儿,移栽花苗,嫁接花木。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