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余飞编剧的《跨过鸭绿江》填补荧幕空白熔铸集体记忆,一次电视剧创作的非凡“战役”-" 在真实历史缝隙间寻找戏剧性让故事好看,是《跨过鸭绿江》编剧团队创作这一重大题材时的努力方向,大家心中的信念就是要真正地让观众震撼和感动。
春色满园无限好,桃花十里醉清风。4月28日,在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丹东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宽甸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宽甸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2024‘春游辽宁·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开幕式暨宽甸四季文化旅游启动 ...
图为鸻鹬类水鸟在鸭绿江口世界自然遗产地飞翔。 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4月16日,以“春启丹东·江海之韵”为主题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 ...
那么,电影《跨过鸭绿江》就是从战略视角来统摄抗美援朝整个战争进程的作品。 从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到电影《跨过鸭绿江》,假如说是一种“语义复述”的话;那么,本片所强调的就是从国家战略的视角,来观照抗美援朝战争的总体格局和战争意义。
金秋时节,记者来到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滩涂之上,候鸟或停歇,或觅食。潮水奔涌,鸟群随之起落,形成一阵阵壮观的“鸟浪 ...
英雄史诗的美术载体 ——3幅同题油画《跨过鸭绿江》赏析 周惠斌 跨过鸭绿江(油画)侯一民作 一九五五年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 跨过鸭绿江(油画)郑洪流作 一九七七年 跨过鸭绿江(油画)吴云华作 二〇〇九年 中国美术馆藏 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鸭绿江畔依然传唱着英雄的赞歌周建新编者按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奔流近800公里后流入黄海,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
千年灵光塔守望鸭绿江,一眼望两国边境奇观站在海拔900米的塔山顶,凝望斑驳的唐代砖石,脚下是蜿蜒如带的鸭绿江,对岸朝鲜惠山市的街景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这一刻,千年的时光在砖缝间流淌——我眼前的灵光塔,正是东北现存最古老的唐代砖塔,也是渤海国留给今世的无 ...
与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时一样,鸭绿江大桥在现代的意义依然不容忽视。它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前沿,是丹东市与朝鲜新义州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新义州作为朝鲜的第三大城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经济角色。随着新桥的建成,预计中朝两国的贸易量将大幅 ...
本文转自:人民铁道报上河口站老站舍已被改造成上河口指挥所旧址,并面向游客开放。王宏伟摄“小火车”穿过“74公里隧道”。陈明摄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内陈列的英雄机车1115号蒸汽机车(仿制品)。陈明摄尹晨曦路舒夏颖万亩桃园云霞蔚,一江绿水向东流。辽宁省丹东 ...
实际上,在“鸭绿江跨江大桥”开工之前,中国和朝鲜之间早已有两座由日本所修建的跨江桥梁,分别是“鸭绿江断桥”和“中朝友谊桥”。这两座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本侵略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