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携老中青三梯队演员集中亮相深圳,三台大戏,串联古今,在这个七月盛夏,带深圳观众感受黄梅戏中的“女性三部曲”——《徽州女人》中的隐忍与柔情、《徽州往事》中的觉醒与反思,以及《女驸马》中的智勇与担当。
韩再芬主演的《女驸马》,智慧、俏皮的冯素珍的形象深入人心;吴琼饰演的陈赛金集美丽、勤劳、自强于一体;痴情与无情、温柔与冷酷、可怜与可恶,老艺术家黄新德将《雷雨》中周朴园这个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既痛恨又同情……越是近距离地观看专业人士的演出,越懂得 ...
博物馆里寻根脉:从文物触摸黄梅戏发展史。
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 ...
近年来,黄梅戏已经成为安庆市乃至安徽省的闪亮“名片”,但是一直以来有关黄梅戏究竟起源于何处这一问题,在戏剧界始终存在不同观点,成了 ...
黄梅戏在发展期花开两朵,形成湖北、安徽两大派系风格后,基于保护和提升湖北地域性文化品牌的重要意义,湖北省委省政府早在1989年就提出“将 ...
一曲黄梅调,唱响海内外。当前,安庆市正全力以赴承担“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的责任,努力创建国家级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戏曲阵地和人才建设上持续发力,举办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等活动,打造黄梅戏展演百千万工程,让“有戏安庆”好戏连台,持续推动黄梅戏“走出去”,为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安庆的更大贡献。
马兰黄梅戏《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 ...
夜幕低垂,合肥罍街的霓虹渐次亮起。05后”少女张乔子月手持话筒站在镜头前,一曲婉转清亮的黄梅戏选段刚起,直播间在线人数已悄然攀升至两千。这场看似寻常的户外直播,藏着一对父女十余年的坚守与蜕变——从街头唱流行歌曲的“阿勇子月”组合,到如今斩获全国大奖的 ...
奇妙新专业2003年出生的宋梦婷学黄梅戏已有七年。无论寒暑,每天,她都要练功超过十个小时。她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成为一名专业黄梅戏演员。师生同台黄梅戏专场演出《扈家庄》剧照 摄影/许闯宋梦婷是安庆师范大学黄梅戏表演专业大三学生。以黄梅戏为主打,2006年,安庆师范大学成立了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黄梅戏 走在窄窄的田埂上(人民眼·振兴戏曲艺术) 安徽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徐村,村民坐在泥 ...
黄梅戏是以安庆方言演唱的安徽省地方剧种。最早记载黄梅戏的文献是,清光绪五年(1879)10月14日上海《申报》上,关于每年在安庆关外“黄梅淫戏”(黄梅调)演出的报道[1]。1879年上海《申报》的报道当时的黄梅调已经是正规剧种。著名音乐家张锐,1954年在安庆学习安徽黄梅调时的日记中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