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25日,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HIV暴露前预防药物来那帕韦(Lenacapavir)正式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Lenacapavir“零时差”落地乐城。乐城先行区供图来那帕韦是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衣壳抑制剂,适用于有感 ...
自高度活跃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推广以来,肺孢子菌肺炎(PCP)在HIV感染者中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依然是该群体最常见且致死率较高的机会性感染之一。PCP患者初发感染期死亡率约为10%-20%,机械通气需求患者死亡率更高。1990年美国专家小 ...
People's Daily Online on MSN10 小时

预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廖守娜 艾滋病是一种危险性极高的传染病,致病因素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经由性接触、血液、母婴3种主要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得感染者逐渐失去抵抗各种感染的能力。下面就带领大家详细了解一下艾滋病,特别是其预防知识,增加大家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保护。 一、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机体感 ...
小宇在三年前确证了HIV病毒感染后,一直规范治疗并定期检测,病毒载量已连续两年低于检测下限。他的主治医生明确说过:"只要继续保持治疗,你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 ...
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研究中,由英国钻石光源(Diamond Light Source)电子生物成像中心主任Peijun Zhang教授的一个研究团队揭示了HIV-1病毒如何突破细胞的核屏障——这一发现可能重塑抗病毒策略。他们利用前沿的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技术,捕捉到了HIV-1病毒核心在进行核输入(nuclear ...
大多数抗HIV药物通过干扰病毒的逆转录酶或整合酶来发挥作用,而lenacapavir则是与众不同地靶向HIV的衣壳。其能与HIV的衣壳蛋白紧密结合,干扰衣壳组装、破坏其功能,阻断病毒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2022年,lenacapavir先后获欧盟委员会(EC)和美国FDA批准,用于 ...
为解决 hiv 病毒库动态变化及病毒持续存在机制的问题,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开展条形码标记 hiv-1 的研究。结果揭示病毒库复杂动态及增殖细胞克隆作用。该研究为攻克 hiv 治疗难题提供关键见解,强烈推荐科研读者阅读。
为攻克hiv潜伏库清除难题,西班牙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探索具有潜伏期逆转活性(lra)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马拉韦罗克(mvc)在不同治疗时机的干预效果。研究发现,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初期(病毒复制活跃期)联用mvc,可使整合型hiv-dna降低7.1倍、ipda-总hiv-dna降低4.0倍(p<0. ...
病毒载量虽是衡量种群密度的便捷指标,却难以全面捕捉hiv集合群的复杂动态 ,这些集合群可能跨越不同解剖位置,并在个体间展现不同功能。 鉴于HIV感染者体内多数T细胞未被感染,感染细胞的局部种群密度对于确定重组率ρ可能至关重要。
hiv病毒会感染并劫持免疫系统的cd4+t细胞,以复制和繁殖自己的遗传物质。 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缺陷症状,正是因为HIV对CD4+T细胞的感染和攻击,导致 ...
12月1号是世界艾滋病日18周年。艾滋病影响着每个国家。目前全世界感染艾滋病或者可能引发艾滋病的hiv病毒的人数超过4千万,今年出现了5百万起新 ...
经过APG-1387治疗后,接受过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的受感染小鼠体内的病毒库规模有所缩小。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出现以来,艾滋病病毒(HIV)已经扰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