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普朗克展厅,华为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师生们介绍了华为云架构、战略及AI ...
为深入探寻早期海洋文化的重要标本,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海洋文化,激励党员科教工作者勇担时代使命,7月2日上午,我院海洋科学考察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珠海市金湾区宝镜湾遗址,开展了一场以“溯源海洋文明,矢志海洋强国”为主题的党日活动。
为响应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中山大学与深圳市气象局于7月12日召开专题研讨会,共商低空经济气象研究院建设事宜,共谋低空飞行安全气象保障新方案。深圳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德峰,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我院院长董文杰、党委书记郑慧等双方单位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董文杰主持。
2025-07-07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 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预报名通知 ...
2025年中山大学“行星科学”夏令营报名通知 依托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建设的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定于2025年7月中旬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 “行星科学夏令营”,组织本科生、高中生进行相关领域的学习、实践与交流。实验室将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打造一场精彩纷呈的 ...
崔峻、男、1974年9月出生,北京大学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天文系博士、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物理系博士后。先后为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专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百人计划研究员、行星物理创新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 ...
王东海,博士、教授、博导王东海,博士、教授、博导 王东海,博士,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 “ 百人计划二期 ” 引进学科带头人, 2013 年入选中国气象局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广东省气象学会天气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天气学、热带 ...
欢迎大气、生态、地理、环境、数学等跨学科学生、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加入! 研究兴趣:气候变化、碳中和、自然气候方案、能源-粮食-生态环境交互效应、模型开发等。 覃章才教授先后工作于普渡大学、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和中山大学,长期从事能源、自然、温室气体排放和碳中和等 ...
先后负责、参与香港科技大学自主项目3项、香港基金委支持的香港四校联合项目1项和香港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1项; 主持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区域联合基金1项和广州市应用基础研究基金1项。 欢迎加入FutureCity-BEUP(Built Environment and Urban Physics ...
杜宇,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气象学博士,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方向为中小尺度气象与动力学,聚焦在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机理、降水日变化和中尺度数值模拟与预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GRL, MWR, JAS, JC和JGR等国际高水平SCI刊物上发表60余篇 ...
The Early-Career Fellowship (ECF) is a pilot program, which has been launched and organized by Future Earth (FE) Global Secretariat Hub China (GSH-China). The mission of the ECF program is to provide ...
陈逸伦,男,1995年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卫星遥感云和降水研究。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包括ESSD(IF=11.8)、npj Clim Atmos Sci(IF=9.4)、GRL、JGR、ACP、MWR和JAS等著名学术期刊。作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