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这些临界点或许解释了衰老相关疾病和死亡的谜样模式。Snyder指出,我们已知某些衰老病发病率呈阶跃变化。比如,心血管病风险在40岁从16%跳到40%,到59岁持平,然后60岁跃至75%,80岁后到85%。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在40岁左右温和加速,65岁左右更猛。
曾经,“少吃多动”被视为对抗肥胖的万能箴言。它简单、直接、看似理所当然,但如今专家们警告:这种说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深远的伤害。
想想那些冰冷的南极夜晚,科学家们抬头凝视天空,试图捕捉大爆炸留下的古老光芒。现在,这一切戛然而止。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取消一项价值9亿美元的宏大计划,宇宙微波背景辐射-S4项目。这个项目原本要在南极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部署超灵敏的微波望远镜阵列,深入研究大爆炸的余辉,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他们的终极目标?找出天空中的微弱图案,证明新生宇宙经历过一场指数级膨胀的爆发,称为宇宙膨胀。
然而,这种效率背后也隐藏着缺陷。大脑偶尔也会出错。正是这种“偏差”,成为Nadine Dijkstra研究的重点。她目前是伦敦大学学院Imagine Reality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最近在《神经元》期刊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近年来,科学界和公众普遍担心,参与橄榄球、冰球等高接触性运动会增加患阿尔茨海默病或慢性创伤性脑病 (CTE)的风险。原因在于,这些运动可能导致一种特定蛋白质在大脑中异常积聚,从而引发退行性病变。
印度航空171号班机坠毁事件震惊全球,造成260人丧生,其中包括241名乘客和19名地面人员。初步调查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细节:飞机起飞后不久,燃油控制开关被关闭,导致引擎失去动力。这架波音787-8梦想客机原计划从印度西部城市艾哈迈达巴德飞往伦敦盖特威克机场,却在起飞后数秒内坠入人口密集的居民区,摧毁了五栋建筑,浓烟弥漫,消防员在现场奋力救援。
耳鸣困扰数百万人,却无特效药。患者渴望降低耳鸣响度,但现有治疗多聚焦心理缓解,效果有限。研究不足、定义模糊及缺乏生物标记阻碍进展,亟需创新突破。 耳鸣,这种常见的听觉困扰,让无数人饱受折磨,却至今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常常形容耳鸣像耳边的嗡嗡声或尖锐的鸣响,严重时甚至干扰日常生活。然而,当前的治疗手段往往只能缓解其带来的心理压力,而无法直接减轻耳鸣本身的响度。例如,认知行为疗法 ...
想象一下,一个隐藏在厨房里的“罪魁祸首”,悄无声息地毒害着全球数亿儿童。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真实发生的悲剧。Bruce ...
但很多时候,尤其是在夜晚或意识模糊时,患者根本无法察觉血糖下降,更无法及时施打药物。为此,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工程师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植入式装置——一个可以埋在皮肤下的储药仓,一旦侦测到血糖过低,它就能自动释放药物,无需人工操作,也无需打针。
长期以来,我们似乎被灌输了一个观念:减肥就等于健康,体重下降就是胜利。然而,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挑战这一根深蒂固的看法,他们指出,减肥并非健康的终极目标。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体重偏高的人来说,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实现长期减重往往难以维系,而这种追求减重的压力,反而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从饮食失调到无形中加剧的社会污名,其负面影响绝不仅仅停留在身体层面。如今,一股新兴的医疗思潮正呼吁医生们放下手中的秤,转 ...
一项全新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那些被广泛认为“酷”的人,往往具备六种共同特质:他们外向、爱冒险、追求享乐、显得强大自主,同时性格开放。这项研究覆盖了来自12个国家的近6000名参与者,跨越年龄、性别、收入和教育背景,发表在《实验心理学杂志:通识版》。
简历曾是职场竞争力的象征,如今正被AI逼入死角。根据《纽约时报》报道,LinkedIn 目前每分钟接收多达 11,000 份求职申请,比去年猛增了 45%。而这些简历中,越来越多是由 ChatGPT 一类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一键炮制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