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90.2亿人次出行,其中铁路、民航发送旅客分别达5.1亿人次、9020万人次,自驾出行量71.7亿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奔涌着流动中国的生机活力,也映射出愈发坚实的中国信心。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23日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获悉,2025年春运期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共执行应急救助抢险打捞任务93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44人,救助遇险船舶8艘,获救财产价值约8.63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扎实推进土地出让收益更多用之于农……改革之于“三农”,一直是重头戏。
近些年,褚锋一直关注产业工人的发展。2024年全国两会,褚锋提交了关于激发企业参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议: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源用于职工教育和技术培训,减轻企业在培训方面的负担等。这些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响应。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这项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提出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通篇体现了改革的精神,可以说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任务的具体落实。”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说。
从良种到良机,再到良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瞄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这些靶向精准的“点题”,找准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突破口,也凸显破题、答题的紧迫性。
新华社北京2月23日电(记者高敬、古一平)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3日对外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作出部署。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3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这再次表明,必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内外热度持续攀升,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累计票房(含预售及海外)目前已突破132亿元人民币。影片带火的不仅是院线,还有一个产业也随之火热出圈,那就是与电影IP相关的文创产品。这个市场火爆到什么程度呢?
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影响,正在持续深化。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不少优化营商环境的措施,比如浙江推行的“综合查一次”机制;深圳提出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海发布21条政策措施减轻企业负担;财政部的一些职能部门又强调通过金融服务解决 ...
来自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春运40天铁路客运量51362.7万人次。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高博表示,春运期间我们充分发挥综合运输协同优势,全国累计投入铁路列车超过14000列。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