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预计将自东向西影响我省,带来严重风雨天气。为筑牢台风防御安全线,区水务局快速反应,提前抢排预排围内水,提前做好防降水准备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溱潼灌区13座涵闸通过首次通电“大考”本报讯(通讯员刘健雄)日前,溱潼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渠系建筑物工程完成首次接电调试,为项目整体通水运行奠定坚实的电力保障基础。
“我们全镇有出海涵闸14座,其中2座是市级调控,12座是镇级调控,目前我们出海涵闸都已经打开了,为我们内部河道腾容。
该工程先后于2022年10月和2023年9月分两批次实施,第一批10座涵闸已于2023年6月实现通水。 今年6月4日至12日,河南黄河河务局组织验收专家组对第二批次开工的5座涵闸进行了通水验收。 至此,河南段15座涵闸已全部具备通水条件,恢复引水功能。
近期,金圩村两委干部对村内5处手摇式涵闸进行巡检,发现小圩闸闸门锈蚀严重、无法开启。该村立即商定,由村集体投资5000元,抢修小圩闸,保障周边500亩良田旱涝保收,丰盈群众的粮袋子。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是国务院部署实施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河南段建设内容为红旗闸、张菜园闸等15座引黄涵闸拆除重建,相关涵闸共 ...
为确保涵闸施工期间高青32.7万亩农田及时喝上黄河水,项目办和马扎子引黄灌区各镇密切配合,按照先远后近调度的原则,组织农户有序、错峰用水 ...
该工程先后于2022年10月和2023年9月分两批次实施,第一批10座涵闸已于2023年6月实现通水。 今年6月4日至12日,河南黄河河务局组织验收专家组对第二批次开工的5座涵闸进行了通水验收。 至此,河南段15座涵闸已全部具备通水条件,恢复引水功能。
近日,国家重大水利工程——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2023年开工建设的5座涵闸通过河南黄河河务局组织的通水验收,标志着 ...
记者方垒报道本报济南讯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近日,随着黄河下游山东段豆腐窝引黄闸完成通水验收,至此,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第一批12座涵闸通水验收全部完成。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共涉及山东沿黄7市13县共22座引黄涵闸,总工期36个月,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为通过涵闸改建 ...
治理堤防总长约70公里,其中茂名市境内约59公里、湛江市境内约11公里;新建、重建或加固穿堤涵闸113座,其中大型涵闸1座、中型涵闸8座、小型涵闸104座。 工程建设占地范围涉及以下2个地级市、5个县(市、区)、24个镇(街道)的部分行政村: ...
涵闸建设惠及民生,治黄为民初心不改。6月16日,黄河下游引黄涵闸改建工程(河南段)第一批开工的10座涵闸,提前近半个月全部完成通水验收。 10座引黄涵闸“脱胎换骨”,重新屹立于中原大地。广大工程建设者胸怀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