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研究通过Zooniverse平台动员13,000余名志愿者对57,838张无人机影像进行分类,验证了公民科学(CS)在濒危物种监测中的可靠性。研究人员采用HDBSCAN聚类分析等创新方法,发现志愿者对海鬣蜥(Amblyrhynchus cristatus)的识别准确率达68-94%,总计数准确率超90%,为缓解传统野生动物调查资源瓶颈提供了新范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青年学者严智明课题组,在《Communications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Adsorbate-induced formation of a surface-polarity-driven ...
2025 年 7 月 1 日,重庆医科大学脂质研究中心胡文全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段亚君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了题为 “ ACSS2 protects against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陈亮研究员、单革教授和王小林副研究员团队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题为“ A UFD1 variant encoding a microprotein modulates UFD1f ...
此前,陈海泉教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理念。即在清扫肿瘤转移淋巴结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无转移淋巴结,以减少手术创伤,保留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而实现选择性淋巴结清扫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术前或术中准确判断淋巴结阴性状态,从而可以选择性地少清 ...
近日,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周广玉研究员课题组在Internet Interven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A culturally adapted mobil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
2025年7月2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陈建峰院士一行到自然科学基金委调研。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兰玉杰出席调研座谈会,副秘书长韩智勇主持会议。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伟炳教授、姚烨副教授团队与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利用台州市流感样病例(ILI)的多病原监测数据,探讨了对不同呼吸道病毒在大流行后的时空动态和病毒之间的相互干扰现象。研究结果以“Spatial-temporal ...
团队实施技术创新,在海上风电场陆地控制中心部署DAS调制解调器,将南海北部一段29公里的海底通讯光缆转化为间距4米、共7091个应变传感器的密集观测阵列,持续一个月采集数据。记录到区域地震、微震、船只航迹、海浪及海洋-固体地球相互作用产生的单频/双频 ...
这篇研究揭示了2022年香港深水埗区(SSP)类鼻疽病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环境采样和基因组分析发现淡水配水库(FWSRs)表层土壤中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的ST-1996基因型与患者分离株高度同源。研究提出氯浓度提升至1.2 ppm及HEPA过滤器安装等干预措施显著降低了2023年病例数(p=0.018),为城市化地区水源性传播路径提供了新证据。
推荐:为解决轮状病毒胃肠炎 (RGE)对照顾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HRQoL)和经济负担的影响问题,研究人员在台湾北部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RGE住院患儿的照顾者HRQoL显著降低 (EQ VAS评分住院期74.48 vs 出院后86.21),65.5%出现睡眠障碍,并产生人均246.67美元的工资损失。该研究为评估轮状病毒疫苗接种项目的卫生经济学价值提供了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