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经历、环境和遗传都会影响精神疾病,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归结为人类遗传学上的变异。在过去的几年里,精神遗传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些共同的遗传线索可能会关联并导致共存的精神疾病。 2019年,哈佛大学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基因组中发现了136个与8种精神疾病相关的“热点” (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11.020) ...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大脑类器官(brain ...
AI开启效率革命,重新定义职能边界——2025年,思齐圈 「3E商业运营年会(第十届)」 即将于2025 年4月23日 - 4月25日在上海隆重举行。 逾170家企业相继公布裁员计划,项目削减、管线收缩、人员精简,2024年的“裁员寒流”余波未了;同时,200余位医院院长、书记身陷囹圄,多家药企受到波及,学术转型与合规发展之路迫在眉睫。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赵森林、李大卫等研究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揭示 肝转移 灶中的 癌细胞 可借助过表达转录因子WNT11,同时影响CD8 + T细胞的募集、激活和 免疫 ...
在医学研究领域,ACE2因作为SARS-CoV-2的受体而备受关注。但你知道吗?它在孕期同样意义非凡。孕妇体内ACE2的循环水平比非孕妇更高,而且在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等多种妊娠疾病中,ACE2的表达和基因变异都与之密切相关。
2025年2月20日,在IND2025第五届感染疾病 诊断 技术及检测自动化建设论坛上,华大智造正式发布全新的自发光半导体测序仪——DNBSEQ-E25 Flash(以下简称“ E25 Flash”)闪速基因测序仪,E25 ...
日前,一家名为 Latent Labs 的 AI 初创公司走出隐身模式,宣布累计完成了 5000 万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 Radical Ventures 和 Sofinnova Partners、Flying ...
如今,在补体系统首次被描述100多年后,来自麻省总医院百瀚医疗系统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发现,一种名为颗粒酶K(granzyme K, GZMK)的蛋白通过激活针对人体自身组织的补体系统来驱动组织损伤和炎症。相关研究结果于2025年2月6日在线发表在 Nature 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Granzyme K activates the entire complement cascade”。
文章中,研究者表示,他们成功开发出了可自交联(self-crosslinkable)的蛋白水凝胶,这种创新性的水凝胶能通过提供可控、持续的药物释放而不需要有害的添加剂,从而就有望改善癌症的治疗和伤口愈合的疗效。这种独特的药物运输系统能利用水凝胶允许药 ...
随着航空业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居民生活在机场附近,暴露在持续的飞机噪音中。相比于道路、铁路交通带来的噪音,飞机噪音具有更高的声压、更强的低频振动和不可预测的噪音模式,这使得人体更难适应,从而产生更大的听觉不适和生理影响。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代谢研究所团队通过光遗传学技术,在小鼠脑中发现了一组“叛变”的POMC(Pro-opiomelanocortin)神经元。这些传统认知中的“饱腹信使”,竟会向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Thalamus, ...
2025年2月18日,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先驱 Jennifer Doudna 教授团队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发表了题为: Single-molecule live-cell RNA imag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