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太行山脉巍峨耸立,清漳河水蜿蜒流淌。盛夏的河北省邯郸市涉县赤岸村绿树成荫。这个曾经仅有百余户的山村,因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等机关近6年的驻扎,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同一地点,相隔90年,一二九运动未公开影像首度公开!带你回到那个寒风凛冽却热血沸腾的冬日,站在前辈们抛洒热血的地方,珠市口、前门、未名湖……历史从未走远,它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邹韬奋,江西省余江县人。1926年10月,他在上海主编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生活》周刊。九一八事变后,邹韬奋热烈主张抗日御侮。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生活》周刊刊登“上海血战抗日画报”,及时报道了战况,销量达十五万五千份,打破了当时中国杂志界的发行纪录。
根据韩先生分析的内容,大皖新闻记者又采访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前馆长、甘肃省抗战史研究专家袁志学。他分析认为,杜立成所在部队确实存在前往晋冀鲁豫边区的可能,“这个三百八十六旅应该是过河走掉了,去了晋冀鲁豫。” ...
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在赤岸村代代相传。50岁的张维科是老房东张茂德的曾孙子,他抚摸着斑驳的墙壁讲述:“老一辈当年主动把家里最好的房子让给了师首长,一说起咱家曾是首长们指挥千军万马的地方,我打心眼儿里骄傲。” ...
下午,从阳泉又增援来一批敌人。他们用五六门大炮向一连阵地轰击,把房子全部摧毁。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又包围上来。面对敌众我寡、兵力悬殊、弹药已尽的情况,邓仕均果断决定迅速突围。队伍在黄昏时分,分四批开始渡河。在渡河时,他左脚负了伤,但仍然坚持着泅过了没顶 ...
步入第1部分展区,一二九运动历史影像首次在抗战馆公开展映。珍贵的黑白胶片中,青年学子拉着横幅、手举喇叭,穿行在北平街头。画面中可以看到爱国学子如何向市民宣讲山河沦丧、华北危急,又如何勇敢地与军警近身冲撞并冲破封锁线……这一幕幕罕见的影像,令观众身临其境,热血沸腾。在影像资料旁边还设有一张书桌,桌面是交互屏幕,参观者可以查阅一二九运动相关宣言和传单内容。书桌正呼应了一二九运动中的名言,“华北之大,已 ...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阿热依·热依哈巴提、兵团日报常驻记者张婷婷 在七师一二九团绿洲街与长江北路的交会处,一座红砖斑驳的老水塔静静矗立于蓝天之下。塔身被风霜蚀刻出深浅不一的纹路,阳光在砖缝间跳跃,仿佛在细数流逝的光阴。
据了解,七师胡杨河市全民健康体检工作已实现常态化,职工群众从“让我体检”变为“我要体检”。今年,七师胡杨河市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从2月28日持续至10月30日,按照“体检一人,建档一人”的要求,同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分批次进行体检,医疗惠民工程让各族职工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7月22日,蔡甸区蔡甸街道树藩体育馆内,十几名孩子在教练指导下练习传球、投篮。“你们知道体育馆为什么叫树藩体育馆吗?”长江日报记者向孩子们提问,孩子们纷纷高声回答:是我们蔡甸的“独臂将军”蔡树藩。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八路军总部在华北集中105个团20余万兵力,对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战役共分3个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这一阶段是交通总破袭战,破坏敌人在华北所占领的主要交通线 ...
日本侵华之所以在东北、华北屡屡得益,固然因其蓄谋已久、实力雄厚,但也与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或专待其他列强调停有关。“不抵抗”的重要根源则来自“先安内后攘外”思想和政策。早在1931年7月23日即“九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就发布了《告全国同胞一致安内攘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