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上海市两单不动产信托登记试点案例的同步落地,是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紧密围绕人民群众实际需求、推动信托业高质量转型的新实践与新成果。两个案例中,委托人涵盖中青年群体与高龄老人,体现了信托机制适应不同年龄层差异化需求的灵活性;委托房产类型包含商办物业与居住房屋,展现了试点工作对“多场景覆盖”的探索;信托目的则拓展至独居养老、房产定向传承、财产隔离等多个维度,凸显了不动产信托服务民生需求的广阔空 ...
如果不满足线上条件,你可以由杭州“跨省通办”窗口远程核验身份后,由北京登记机构代收材料并邮寄到杭州进行办理。也就是说,根据五个城市的协议,现在可以通过“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办理机制进行办理。
近日,上海试点开展的不动产信托登记落地两单业务,标志着我国不动产信托运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到家庭财富定向传承、银发老人特殊需求等普惠金融领域。继北京、上海之后,广州、厦门两地也相继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什么是信托?和银行理财有何不同?信托行业还存在 ...
观点网讯:7月22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协议自7月22日签署当日生效。
具体到不动产信托登记上,税收优惠问题备受关注。比如,在北京,财产登记的文件包括契税完税证明,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提供的是委托人的完税证明,还是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出具的完税证明,所以在登记环节和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相关规定尚不清晰。
长三角率先展开探索的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开始向区域外拓展。7月22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地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建立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机制,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制度创新打通政务服务的跨区域壁垒。
昨日上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与杭州五城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正式签署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签署即日生效,首批涵盖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等16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在五城间实现“跨省通办”。
肥乡区开展不动产“登记难”问题整治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坚持举一反三、全面整治,通过大数据比对、信访举报、12345热线等渠道,深入排查问题,对不动产“登记难”情况开展监督。针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性质变更、消防验收滞后等造成的不动产“登记难”顽疾,督促工作组依托“智慧监督”平台,推动资规、住建等部门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实现“线上核验+线下督办”协同发力,梳理出涉及规划核实、消防、质检、竣工验收等5大类 ...
买房真是人生一道大坎,掏空六个钱包才勉强够首付。 户型选不好,住着憋屈不说,转手时更成了烫手山芋。 有些房子看着便宜,入住后才知是深坑,想甩都甩不掉。 两梯四户的高层住宅听着挺高档,实际住起来全是闹心事儿。 早晚高峰等电梯像打仗,五分钟一趟都算快的。
据悉,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先行城市,杭州自2023年率先探索跨区域协作,2024年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已拓展至长三角全域。截至目前,杭州累计办理长三角范围内不动产登记业务15.1万件,惠及权利人近21万人次。
根据合作协议,五城“跨省通办”合作将主要围绕三大方面展开:在覆盖范围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全域纳入首批“跨省通办”范围,逐步覆盖全部不动产登记机构;业务类型上,首期覆盖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抵押登记等高频事项,后续扩展至国有土地房屋全业务;办理模式上,创新推出“异地帮办、全程网办”与“异地代收、属地办理”双轨机制,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甚至“零跑腿”。预计2026年,五城间将基本实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