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本报记者 姜 波 吴 勇 环球时报记者 樊 巍 环球人物记者 田 亮 满载货物的列车通过二连浩特国门。 二连浩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二连浩特第一中学的蒙古国学生体验中国剪纸并展示作品。 敖 民摄 中蒙两国青少年参加植树活动。 二连浩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二连浩特多年来倾注爱心与耐心,为蒙古国学生铺就逐梦之路,对外中文教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以语言为媒、教育为桥,二连浩特书写中蒙人文交流的崭新篇章。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的中蒙边境,一座4层、21米高、70多米长的建筑横跨铁路线,顶部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这就是二连浩特国门。二连浩特也被誉为中国的“北大门”,是中蒙铁路自蒙古国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国门下,“钢铁驼队”驰骋不息,见证着人员与经贸往来的日益繁盛。
人民网国际频道 on MSN2 小时
以语言为媒 以教育为桥(记者札记)
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二连浩特多年来倾注爱心与耐心,为蒙古国学生铺就逐梦之路,对外中文教育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
光明日报呼和浩特7月19日电 记者高平、王潇 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7月15日,二连浩特铁路口岸今年出入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列,较去年提前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