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7月9日清晨,在位于永昌县城关镇的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庄严的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前,一位身姿笔挺的讲解员轻轻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制服,正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等待着参观者的到来。来自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的一百余名师生将在这里开展烈士陵园祭扫活动,并参观红西路军永昌战役纪念馆。而这位讲解员,已经准备好带领大家走进那个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年代,重温永昌战役中那段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
7月15日下午,太原市晋剧艺术中心大剧场内掌声阵阵。太原市党政军机关、民兵和“红色小小讲解员”等400余人现场接受了一堂生动震撼的国防思政课,标志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赓续红色血脉 ...
这枚钱币诞生于清末币制改革的关键时期。1911 ...
在纪念碑一侧的南侨机工英名录墙前,70岁的胡永菲指着上面的一个名字向记者介绍:“叶检,是我公公的名字,他是第二批机工。”1989年纪念碑落成后,她才知晓这段尘封往事。此后,收集资料、传承精神成了她的使命。每年此时,胡永菲都会来到这里:“了解这段历史后,我既震撼又自豪,一定要把南侨机工精神代代相传。” ...
七月十四日,綦江区石壕镇高山村,守桥人陈文涛在红军桥头向记者讲述红军故事。记者 付爱农 摄\视觉重庆 这里是中央主力红军长征时,在重庆唯一的过境和转战地。
“救起不振的中国”奠定了冼星海的人生和创作基调。1935年,冼星海从巴黎学成归国,积极投身抗战歌曲、救亡音乐创作和传播事业。1938年,他来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
图片故事丨七里刺绣传承人:让阿奶的手艺代代相传-1986年出生的凌漫丽是田东县七里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新华社阿拉木图6月15日电心相近丨让珍贵记忆代代相传——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兄弟情谊融入新时代中哈友好宏大乐章新华社记者赵嫣赵宇陆浩习近 ...
人民日报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要成功都必须从人民中找到根基、从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来共同完成。正是人民友好的涓涓细流,汇聚起了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李柏涛 李新媛 陈银沙 蔡镇涵)走进2024年服贸会“湖南馆”,传来一阵阵“哐当”“叮咛”声,宛如“交响乐”般清脆响亮 ...
心相近丨让珍贵记忆代代相传——冼星海和拜卡达莫夫兄弟情谊融入新时代中哈友好宏大乐章 2024年10月9日,“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之女冼妮娜(左)和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之女拜卡达莫娃阔别5年后在武汉约见。
Some results have been hidden because they may be inaccessible to you
Show inaccessible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