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平型关战斗,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大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它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在正面战场激烈进行的同时,八路军各部队也向敌主力之侧翼和后方展开主动攻击。120师358旅在雁门关以南的黑石沟地区设伏,击毙日军300余人,击毁汽车20余辆,并收复了雁门关,切断了日军的交通线。129师769团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炸毁敌机24架,歼灭日军百余人,极大削弱了忻口正面战场的空中支援力量,有力配合了忻口守军作战。
很快,中日在战略上的一场大决战,就正式打响了。1938年6月11日夜晚,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大雨倾盆而至,在激烈雨声的掩盖下,日军波田支队对安庆发动突袭。
1945年中上旬的湘西会战,不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最后一场大规模会战,也是日本在正面战场上为数不多的惨败之一。在这场战斗中,国民党的一支营竟然凭借坚强的意志,顶住了数千名日军的猛烈进攻。这场战役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标志着中国从被动防御转向全面进攻,象征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最终覆灭。
常德会战:胜利还是打平? 关于常德会战,有人认为打赢了,也有人认为是失败,因为常德城一度被日军占领,日军达成了作战目的。 那么常德 ...
在抗战史上,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必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篇。这场战役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情况之复杂、战斗之悲壮,在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十分罕见,抗日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极大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 ...
摘要: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第一阶段爆发,这是抗日战争初期中国与日本之间最大规模、最惨烈的战役之一。战斗持续了十天,中国军队尽管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仍未能完全击败驻守上海的日军,反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那么,中日两军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战斗力差距呢?
【编者按】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日报“抗战•上海寻迹”报道组兵分多路,从不同视角寻找上海抗战印迹。我们寻访的第一路,便是重回当年战斗历史现场,回访老兵和亲历者后代,追溯上海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以足迹丈量精神,用历史照亮前路。一束洁白的鲜花静静地靠在 ...
黄浦江的浊浪在1932年和1937年两次被鲜血染红。从"一·二八"淞沪抗战到"八·一三"淞沪会战,五年间,上海这座东方巴黎见证了中华民族抗战意识的觉醒与升华。这两场战役既是时空上的延续,更是民族精神成长的里程碑。
中国特别重视长沙地区的防御,由第9战区(后分设第6、第9两个战区)集重兵与日军在战线上对峙,为此,从1939年到1942年间,日军先后三次大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