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金琮这一名字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更是一位感性丰富的文人,特别是在他给好友的《致民望札》中,倾注了深厚的情感。这封信札,尽管是与友人之间的交流,却能够让现代人倍感温暖,感受到文字之美与人情的力量。
历史上有的书家,一生服膺某家,倾心学之,惟妙惟肖,传前人衣钵。如南宋吴琚,性寡嗜,好古帖,尤喜北宋米芾,其书酷似米芾,有“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之说。明代金琮,学元人赵孟頫,达到几可乱真的地步,好事者挖去金琮款字,添上赵孟頫,以欺世人。金琮的字,就连明代书画大家文徵明都非常推崇,每每得到金琮的片纸只字,便装裱成卷,并且题上“积玉”两字,以示珍爱。文徵明尚且视若拱璧,何况一般人耶?!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梅花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梅花是当仁不让的“带头大哥”;在传统绘画题材“岁寒三友”中,梅花又赫赫在列。梅花傲雪凌霜,灼灼其华,不愧为“雪中高士”。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将自己的人生与梅花相映照,托物寄情,咏梅佳作精彩 ...
看过《盗墓笔记》的人,应该对“样式雷”不陌生。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清代两百多年间主持设计修建皇家建筑的雷姓世家“样式雷”,不仅代表一个家族,也诉说着中国古代建筑史。
1 天
文化大家看 on MSN与一位十八世纪“世界公民”的精神共振《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英)奥利弗·哥尔斯密著王巧红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10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李魏设想一位生活在18世纪、热衷品评、比较中西时事见闻,兼有写信分享欲的中国哲人游历欧洲,在他写给亲友的123封信中毫不避讳地讽喻西方风俗世态。
本文对北京大学图书馆收藏的94封张元济致夏曾佑信札进行整理并考释,信札时间集中于1897—1906年,除其中1封外,其余均未收入《张元济全集》。这94封信札的内容包括夏曾佑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历史教科书》的经过、严复若干种译著的翻译及出版的相关 ...
来自MSN14 天
新岁展庆 祝颂无穷通用的方式是用书信来沟通信息和互致问候,许多时候只能是见信如晤,顺颂祝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几位书法家的信札,在欣赏书法艺术的同时,感受他们在正月里的生活点滴和洋溢在信札中的真挚情感。 《新岁展庆帖》: 苏轼的邀约 《新岁展庆帖》是 ...
阳光讯(记者 熊玺) 2024年12月,陕西青年作家辛峰继长篇小说《西漂十年》与文学评论集《文字的风度》之后,其首部散文集《十里庙岭》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发行。(CIP:2024第WK3280号,ISBN:9787—5501—9172—3) ...
乙巳正月,风霜尽,气象和,晓日腾腾,处处春符。正月里,家庭团圆、友人欢聚。不能相聚的家人或朋友通过电话、微信等 ...
今年春节期间,米景扬迎春书画展来到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展出他的60件绘画作品、2件书法作品及44件影像资料,尤其值得一看的是同时展出的大米先生自己整理裱装的与近现代书画大家的信札40帧。启功、吴作人、程十发、朱屺瞻、林散之、关山月、关良、唐云、亚明、宋文治、钱松喦、钱君匋、颜梅华、傅抱石……这些书信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通往艺术黄金时代的大门,见证老一辈艺术家与艺术经营机构之间的探讨交流。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不仅让全球对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刮目相看,还提升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的关注度。在港股科技股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开年以来恒生科技指数已累涨超20%,创下近三年高点。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