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京报网 on MSN20 小时
暑期市民游客卢沟桥景区追寻红色记忆卢沟桥景区自本月8日恢复开放以来,持续迎来客流高峰。正值暑期,不少市民游客带着孩子前来,在此凭吊历史,追溯抗战记忆。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主义为实现其灭亡中国的野心而悍然发动的侵略事件。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后,日军悍然入侵宛平城,在卢沟桥遭到中国军人顽强抵抗,最终演 ...
“那一夜,轰隆的炮火声打破了卢沟桥畔夜空的宁静。卢沟桥畔的枪声激起中国人民奋勇反抗,吹响了全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 铿锵有力的讲解声音从卢沟桥桥头传来,每年这个时候,丁黎亮都会为来参观的游客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故事。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 ...
这药驮子,看起来像座桥,白求恩曾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卢沟桥”,铭记全民族抗战的起点。这座“卢沟桥”,横跨生死、连接希望,也是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场上“过命交情”的象征。它更警示着世界:和平与正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
北京卢沟桥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距今已有830年历史,是华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十一孔联拱石桥,到访中国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曾称之为 ...
李卫: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对卢沟桥上的石狮进行过几次统计,对外公布石狮数量为501只。”时至今日,许多从马可·波罗出生地克罗地亚来到 ...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88年后的今天,经过提升改造,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和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卢沟桥重新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也同步开园。作为举办国家重大纪念活动和国际和平交往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指导,北京广播电视台重磅推出六集大型纪录片《卢沟桥:我们的纪念》。节目于7月14日20:50起在北京卫视首播,并同步上线“北京时间”客户端与爱奇 ...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华日军借由一名士兵失踪围攻宛平城,由此制造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并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80年后,宛平城城墙上的弹坑依然清晰,但日本的教科书上这段真实的历史,早已“消失”。 东京书籍出版的《新编 新社会 ...
1937年7月7日晚,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当晚23时左右,日军称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中国守军第29军拒绝。事实上,这名士兵很快就已被找到,但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却隐瞒消息,仍坚持要进城搜查。在遭到拒绝3小时后,日军便按其命令炮轰宛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事后,牟田口廉也因挑起事端获得金鹰三级勋章,并晋升为少将。
郑福来老人在卢沟桥上讲述当年的故事。 史春波/摄 “爸爸,日本人是从哪里打过来的?”,站在桥上,吴雨桐仰着头问她爸爸。 “从那边”,爸爸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