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这段抗战历时长达十四年,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章,也是亿万中华人民无法忘却的痛苦记忆。像辽宁抚顺的平顶山惨案、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平阳惨案以及潘家戴庄惨案等一系列的惨剧,犹如噩梦一般,持续侵扰着那些幸存下来的中华人民。即便抗战胜利后,许多人依然深陷创伤,无法自拔,心理治疗成为许多战后幸存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近日,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正式启动“星火筑桥”青年干部揭榜挂帅。这是街道落实科级干部“固本强基”计划的生动实践,也是推进“星火筑桥”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为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街道建立“一队两营三会四课题五院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理论学习、课题调研、实践锻炼等多元化方式,打造“星火筑桥”实训 ...
本文转自:亳州晚报卢沟桥景区自本月8日恢复开放以来,持续迎来客流高峰。正值暑期,不少市民游客带着孩子前来,重温抗战历史。20日下午1时,266米长的卢沟桥桥面上,百余位游客凭栏远眺。脚下的古砖似乎在诉说着过往,桥两侧的狮子形态各异,有的昂首长吼,有的低头注视着流水。与改造前相比,桥栏板前的护栏被取消 ...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白瀛、罗鑫)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山河见证——我们的抗战记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媒体宣传行动,21日在北京卢沟桥畔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启动。
这药驮子,看起来像座桥,白求恩曾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卢沟桥”,铭记全民族抗战的起点。这座“卢沟桥”,横跨生死、连接希望,也是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场上“过命交情”的象征。它更警示着世界:和平与正义,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又称七七事变,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88年后的今天,经过提升改造,见证了北京城市发展历史和 ...
1937年7月7日深夜,侵华日军借由一名士兵失踪围攻宛平城,由此制造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并展开了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80年后,宛平城城墙上的弹坑依然清晰,但日本的教科书上这段真实的历史,早已“消失”。 东京书籍出版的《新编 新社会 历史》和令和书籍出版的《国史教科书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边一声枪响,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区西南部,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华北地区最大的 ...
到了乾隆年间,这位历史上爱好玩乐的帝王,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有关卢沟桥石狮子的传闻。 结果,一连派去了多个太监,无一人能够弄清楚石狮子的详细数量。 那么,问题就来了,卢沟桥的石狮子又不会跑,也不会动,怎么会摆… ...
“卢沟桥事变”亲历者、抗战史“义务讲解员”、“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北京榜样”荣誉获得者郑福来,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2日15时56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93岁。 郑福来出生于1931年10月,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住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西街。自小勤奋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