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776年初,大卫·休谟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便开始着手其身后事:立遗嘱,写自传,安排手稿的出版事宜。休谟请求好友亚当·斯密在其身后发表 ...
由此可见,中国现代思想中所提出的回归康德哲学的理论口号,不仅具有着提升中国启蒙思想的意义,而且还具有着与传统儒家思想相交通的意义。因此,它是一个在启蒙思想中进一步发扬历史传统,在西方学术资源中融会本土思想的理论问题,而且这个理论问题又集中地体现为对于 ...
「提要」 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年5月7日—1776年8月25日)是一位承前起后的大哲, 他以人性为毕生研究对象,从认识论、情感论、道德论三个 ...
大卫·休谟(David Hume)被视为启蒙运动以及西方哲学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也是一位对社会生活和人类本性有多方面精细观察和独到见解的作家,其散文对于英国小品文的发展产生过很重要的影响。
1763年,大卫·休谟(1711-1776)横渡英吉利海峡前往巴黎,官方身份是英国驻法大使秘书(后晋升为临时代办)。不过相比而言,他的另一重身份——英国当世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更令惯于“追星”的巴黎士女如醉如痴,其中“最真诚的崇拜者”是蓬帕杜夫人。
大卫·休谟和亚当·斯密是18世纪英国两位杰出思想家。《异端与教授》一书叙述的,主要是这两位思想家私人交往和思想影响的故事。 《异端与教授 ...
在他的第一部政治哲学著作《法律秩序与自由正义——哈耶克的法律与宪政思想》(2003)中,高全喜就明确指出,哈耶克发表于1963年的《大卫.休谟的 ...
大卫•休谟(1711—1776)出生在苏格兰爱丁堡。他原姓霍姆,后来鉴于英格兰人将霍姆读作休谟,才改姓后者。他是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是 ...
十八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人生遇过几次转折,其中一个发生在他的父亲过世之后。休谟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在世时供给了休谟不错的教学与生活,而在死后却没有留下太多家产给这个养尊处优的儿子。
为此,卢梭以其特有的文采写了几乎让人窒息的与休谟的绝交信,休谟则将他的辩护及相关材料以《对大卫·休谟与让-雅克·卢梭之间纷争的一种 ...
为探究知识的起源和归纳法的科学性,大卫休谟做了一个思想实验:亚当在伊甸园中苏醒过来,赤身裸体,孤身一人,大脑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