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天问二号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实施小行星2016HO3伴飞、取样、返回和主带彗星311P伴飞探测等多项任务。目前,发射场设施状态良好,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发射前各项测试准备工作,计划于今年 ...
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天体物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与上海天文台合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理论模型,成功统一解释了从原恒星到超大质量黑洞等跨越12个数量级的天体外流现象。这一研究成果不仅登上了《天体物理学杂志》,更引发了全球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1 天
上游新闻 on MSN半岛聚焦丨小行星撞地球概率还在涨?官方招聘“行星防御岗”!六 ...“之所以预测概率会有变化,是因为小行星撞击地球概率的计算方法会受到轨道计算误差、光照和大天体引力等因素的影响。”天文领域科普专家、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曹林说,“这和天气预报类似,时间越临近,预测的也就越准确。” ...
21 小时
小熊财经 on MSN星际探测器新视野号:65亿公里外揭秘“天涯海角”,天体形态令人惊叹在探索宇宙的征途中,人类发射的星际探测器如同勇敢的使者,不断向太阳系边缘进发。其中,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以及新视野号探测器,构成了这一壮丽史诗的重要篇章。
通过一系列严谨的观测和深入的分析,科学家们最终确定这个超高亮度天体是一颗中子星,命名为M82 X - 2 。 中子星是由超大质量恒星在经历了辉煌的一生后,其核心部分在死亡时形成的 。
IT之家 2 月 23 日消息,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可能是目前已知宇宙中最大规模的结构 —— 一组跨越约 13 亿光年的星系团和星系团簇,其质量高达 200 千万亿倍太阳质量。这一新发现的结构被命名为“Quipu”,灵感来源于印加人用绳结记录数字的系统 ...
来自MSN4 天
已知宇宙中最亮的天体,很可能是一个黑洞在我们眼中,太阳无疑是最亮的天体,但这只是我们地球人的感觉——因为与宇宙中的其他恒星相比,太阳离地球非常近,所以它看上去才特别亮。事实上,在宇宙中的众多恒星之中,太阳的亮度其实只能说是很普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已知最亮的恒星——位于大麦哲伦星系的蜘 ...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然而,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活动、分布范围广,少数地方乱捕、滥猎、滥食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威胁野生鸟类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最新数据显示,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概率已跌至0.28%,跌下1%的阈值。其“都灵指数”也从3级降为1级,意味着该天体对地球的威胁极小,属于常规监测对象,无需特别关注。就在两天前,小行星2024 ...
“小行星将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消息最近火热,这颗名为“2024 YR4”的小行星自2024年12月首次被发现后,持续受到关注。这个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也在不断波动,从1%一度上升至3.1%。2月20日,美国宇航局(NASA)将概率调整为0.28% ...
6 天
来自MSN宇宙中的大部分天体,为何都是“球形”的?背后的原因你知道吗?当我们仰望星空,会发现宇宙中的绝大多数天体——无论是恒星、行星还是卫星,几乎都是球形的。这种现象似乎是一种普遍规律,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天体大多呈球形,而非其他形状?其中是否隐藏着某种物理定律或深层机制?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引力的作用。引力是宇宙中的基本力之一,它使天体的物质相互吸引并保持在一起。当一个天体的质量足够大时,引力的作用变得极为强烈,能够使天体内部的所有物质向中心方向收缩。由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