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噩梦。这场发生于公元755年到763年的战争,令中华大地血雨腥风,战火连绵,饿殍遍野,人民苦不堪言,唐朝在这场巨变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这场历史浩劫可谓是唐朝建立140年来最严重的灾难,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命 ...
安史之乱,这场长达八年的内乱,不仅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让无数家庭破碎,成千上万的百姓陷入了战火的漩涡。许多人对这场战乱的爆发感到惊讶,觉得唐朝本该稳如磐石,怎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内战?然而,细究起来,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虽然唐朝表面繁荣,但其经济的快 ...
在马伯庸先生《长安的荔枝》的结局中,小吏李善德因直言进谏触怒杨国忠,全家被流放岭南。剧版镜头定格于他怀抱女儿分食荔枝的画面;影版大同小异,李善德和妻子坐于荔枝树下,浊泪两行,荔壳满地。在真实的历史中,《长安的荔枝》中,这些主要人物结局如何?
安史之乱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这是一场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也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看似偶然的“安史之乱”的爆发,把唐朝内部的问题全盘暴露出来,让大唐盛世戛然而止。显而易见,“安史之乱”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动乱,它不是王朝的终结者,而是一个国家在发展中落入的陷阱,暴露出来的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
安史之乱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件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唐廷由盛转衰的重要标志。学界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等各种角度对此事件的研究 ...
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就开始惩罚这些投降者,甚至有人说唐朝的官员为什么都这么没骨气,敌军一来就投降,有人就认为是因为科举考试让大家不 ...
那么,我们摘掉付诸在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上的所有深刻意义,它无非是一个帝王想要追求享乐,一个妃子想要展现美貌,几个权臣想要满足贪欲 ...
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朝中央所实行的一系列军事政策的必然结果,就算没有安禄山,也有“王禄山”“李禄山”,在镇压叛乱的中央军队里,也有 ...
而安史之乱居然为中国推出了最伟大的诗人:杜甫。这是安禄山、史思明没有想到的,这是王维、李白、肃宗皇帝没有想到的,这也是杜甫自己没有想到的。 杜甫像. 杜甫的写作成就于安史之乱,没有安史之乱,他可能也就是个二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