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家蚕的饲养和利用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为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历史贡献。 20年前,2003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 ...
该成果分析了从中国、日本、印度以及欧洲收集的不同品种的家蚕,证实家蚕是在5000年前的中国从它的祖先野桑蚕驯化而来,也明确了一些优良品种 ...
家蚕基因组研究有了“数字字典”。10月9日,西南大学发布消息,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在 ...
中国家蚕基因组计划项目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说,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绘制完成,使我国抢占了世界茧丝业发展的制高点,确保了我国 ...
据介绍,“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SilkMeta)全称为“家蚕泛基因组和多组学数据分析平台”,整合了家蚕泛基因组及多组学数据,将具有上千个种质 ...
原标题:科学家揭示家蚕驯化和改良历史 动植物的驯化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也是目前唯一被人类 ...
在埃及蚕业面临气候变化致家蚕易染病的难题下,研究人员开展了乳酸菌(Lactobacillus sp.)对家蚕(Bombyx mori)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乳酸菌可增强家蚕免疫力、促进生长及提高丝腺蛋白产量。这为蚕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策略。
光明网新闻中心 on MSN8d
家蚕性别控制技术获突破
该校童晓玲教授课题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实现了家蚕从雌性向雄性的性别逆转。这一突破打破了昆虫性别由染色体决定的固有模式, ...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拥有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的国家,2004年12月11日又率先完成了五大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工作,这一成果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 ...
在国家973计划的持续支持下,以西南大学夏庆友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研究团队,继完成家蚕基因组框架图、精细图和重测序之后,紧紧围绕家蚕关键 ...
家蚕全基因组crispr文库是科学家第一次在农业昆虫上建立规模化文库创制的技术体系。 马三垣表示,家蚕之前选育和饲养的主要目标是生产纺织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