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82年到1985年,苏联经历了一个相当尴尬的时期。在短短四年内,苏联举行了三次国葬,而且每次都是苏共总书记——苏联的最高领导人去世。这三次国葬分别是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三位领袖几乎是接连去世,导致苏联的最高权力在短短五年内三度崩塌。这一现象在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非常罕见的,中国古代有句成语叫“连丧国主”,这被认为是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征兆,表明国家大难临头。
朔尔茨赞扬他为使欧洲的民主和自由成为可能做出了贡献。 但鉴于普京的统治,“俄国的民主失败了。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表示,她听到戈尔巴乔夫 ...
2006年,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国际音乐大厦举办了自己的75岁生日庆典。在这次活动中,面对来自中国的记者采访,这位曾亲手促成苏联解体的老人,突然语重心长地给出了一个警示:“我要给中国朋友们一个忠告,不要轻易搞民主化,因为那样不会有好结果!” ...
苏联的身板居然没扛过戈尔巴乔夫的原因,是因为早于契尔年科撒手人寰时,这个国家的机体已经出现了与这位领导人一样难以遏制的衰老和“多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Viktor Orban)今天9月3日前往莫斯科参加戈尔巴乔夫葬礼,向他"致敬"。但克里姆林宫表示,俄总统普京没有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 ...
戈尔巴乔夫,曾经是世界上最具有权势的人物,但他出于道德良心和个人理想,他厌恶给予他无限权力的“僵硬、野蛮、专横的极权金字塔”,于是 ...
切尔尼亚耶夫日记手稿. 1990年,切尔尼亚耶夫(右二)与戈尔巴乔夫和夫人赖莎,以及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詹姆斯·贝克、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
吉尔教授介绍说,戈尔巴乔夫是知道俄罗斯人不喜欢他, 他曾在1996年再次参选总统,与时任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竞争,当时他的支持率大约在0.5%左右 ...
戈尔巴乔夫结束了冷战,掀开了欧洲“铁幕”,决定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气候;苏联则在他任内走向解体。他在国外备受赞誉,但许多俄罗斯人认为他造成的剧变是一场灾难。
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苏联解体问题专家格拉纳·格尔吉奇(Gorana Grgic)说:“戈尔巴乔夫仍然是一个共产党人,但他看到了制度中的缺陷,以及 ...
特尔奇克回忆那次对话时说,“戈尔巴乔夫问我,为什么德国还需要北约,因为现在我们将是伙伴和朋友。我告诉他,假如我们成为朋友和伙伴,那 ...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出席了戈尔巴乔夫的葬礼。 科列斯尼科夫表示,这位与普京关系密切的极右翼匈牙利领导人的现身是对戈尔巴乔夫遗产的“侮辱”。 尽管一些外国使者在周六前来吊唁,但缺席戈尔巴乔夫葬礼的各国代表要 更多,这凸显出俄罗斯因其现任领导人在 乌克兰进行残酷战争 而陷入的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