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随着帕格尼尼的时代渐行渐远,人们对他的评价也变得越来越客观,“魔鬼”这个夸张的形容词从当初源自无知者的恐惧,到如今早已洗尽铅华 ...
2004年2月7日吕思清同孔祥东一起回到故乡在山东会堂奏响了音乐家春节后的首次音乐会。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 ...
1987年,吕思清一举夺得第34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时只有17岁,同样是稚嫩少年。 大赛之严苛人尽皆知,此前金奖已空缺12届,亚洲人更是 ...
“帕格尼尼的‘大炮’是他一生心爱之物,一辈子都没离过手,他去世后,指名捐赠给了意大利政府。很多琴堪称天价,但这把琴是无价之宝。帕格尼尼去世后,就没有人用它演奏过,能触摸大师的灵魂是我的梦想,也是我至高无上的荣誉。
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9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小提琴大师。他首创了多个高难技巧,即使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仍只有极少数世界顶尖演奏家能完整诠释其作品。因此,帕格尼尼的作品至今仍被视为小提琴艺术的“终极试炼”。
帕格尼尼:在磨难中走向巅峰(图片来源:资料图) 意大利小提琴大师、作曲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帕格尼尼幼年即充分显露出音乐才能,8岁就写小提琴奏鸣曲。11岁,在热亚那举行公开演奏会 ...
自2018年获得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冠军后,朱凯源演出邀约不断。下星期日,他将在本地的首场音乐会中,完整演奏帕格尼尼的全部24首随想曲。朱凯源认为,古典音乐须主动走入人群接触新朋友,才能保持生命力。
帕格尼尼以“鐘”作为第三乐章的名称,表面上这个乐章似觉与鐘毫无关连,但乐曲中后段由小提琴奏出的泛音,或许可以与鐘拉上关係,总之,整个乐章以至整首乐曲,都是以炫技作为特色,而这也是帕格尼尼当年走埠登台时的最大卖点。
推荐语:黄蒙拉是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金奖得主,国际乐坛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也是首位在“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举行小提琴独奏音乐会的 ...
帕格尼尼大赛金奖为黄滨带来的另一项殊荣,是得以演奏小提琴大师帕格尼尼生前用过的名琴“大炮”。 这把琴因为琴声如洪钟,穿透力极强,得到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