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包文婧最近开了场直播,说起生完二胎后那些日子,声音都哽咽了。 她提到闺蜜上门探望时,自己脱口而出就是一句‘你咋来了?’。 明明知道人家是好意,却把心里的烦躁情绪给撒了出来。 包文婧说那段日子像被什么给困住了,情绪总是提不起来,就连月嫂要离开 ...
医者仁心,热血大爱。王永涛家住彬州市城关镇,1993年毕业于西安市卫生学校,入职彬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父亲曾是一名转业军人,牢记父亲的教诲,工作之余,他坚持热血救人,赢来同事和领导的赞赏,今年升任医院输 ...
人民网 on MSN2 天

迟来的感同身受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八十多岁的母亲那年来我家小住。我在二楼给她收拾了间房,可她只住了两天就说腿疼,实在上不了楼。我当时很不解:“不过是二楼,怎么就上不去了?”母亲很坚持:“要么住一楼,要么我就回家。”无奈之下,我只好把一楼的房间腾出来给她。今年,我自己也开始体会到这种滋味。起初是下楼时腿疼,后来下楼不 ...
微信公众平台 on MSN1 天

人生一世,无非悲喜自渡

终有一天,那么一个时刻,你会发现,这世上根本没有感同身受,礼节性的倾听或关心已经是一种难得,无关痛痒往往是常情,而落井下石也经常比比皆是。 所以,有时候,与其逢人就诉说自己的苦楚与不幸,不如缄口不言,微笑以对。 正如圣人所言:庸者诉 ...
在这个繁忙而复杂的社会中,很多人都在默默承受着自己的痛苦和孤独。生活的压力、感情的波折、事业的挫折,仿佛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考验。有人选择倾诉,有人则选择沉默,但无论怎样,这些情感的积累终究会在某个瞬间爆发出来。我们常常在想,身边的人是否真的能理解我们的心情? 没有感同身受,只有自己承受 ...
“感同身受”的惯常解释是在你、我感知的相通性的角度展开,同时是一个表达感激之情的成语。如果我们将其拓展开来,在你、我之外引入艺术作品,将艺术家和作品的关系、观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纳入其中,便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这个成语的内涵。
但缺少感同身受确实成了一种社会的集体无意识。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下了课还在拖堂,而忘掉了学生只有十分钟课间需要上厕所;再比如,中午下课,学生马上要围着老师问问题而忘了老师中午要赶紧去吃饭。
据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当人们说“感同身受”时,他们也许只是说说而已,但英国研究人员近日指出,有些人的确能够做到“感同身受”,这是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