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再次聚焦“三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就是要注重培育新主体和带动小农户相结合,把新经营主体作为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的重要主体来进行培育。
来自MSN12 小时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2.6%——粮食的“粮食”,如何减 ...春雨至,万物生。雨水节气被称为“可耕之候”,进入雨水节气,全国大部分地区开始春耕,越冬作物自南向北陆续进入返青的关键时期,对养分的需求迅速增加。 “再过一阵小麦就该追肥了,啥化肥效果好?”在河北省馆陶县柴堡镇的一家农资店里,柴庄村村民许延军正在咨询小麦春管用肥。 雨水节气至,各地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农忙时节。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能为作物快速提供矿质营养元素,对作物增产的贡献在50%左右。 2 ...
“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我提出将新疆葡萄种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得到财政部关注和回复。”全国人大代表偌尔布亚·斯依提说,希望能构建新疆葡萄生产保障体系,有效转移、化解各类灾害风险,让葡萄种植户不再“看天吃饭”。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2月21日下午,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操海群带队来校访问,推进两校合作事宜。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会见操海群一行。
另一方面,让智能化农机“上岗”。近日,国机集团将2025年首批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交付至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农户手中,该机器的插秧速度可达5亩/小时,能有效提高农户作业效率,提升15%的产量。
摘要: 202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将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增1000万亩左右,进一步增强我国水稻生产保障能力。
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题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bacteria(碱基修饰核苷酸介导细菌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一种以碱基修饰核苷酸为第二信使的细菌抗噬菌体(病毒)免疫信号通路,称之为“孔明系统”(Kongming),该机制通过“借用 ...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促进再生稻发展重点工作导引(2025—2030年)》,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分区域重点任务、分要素主攻方向,围绕品种、农机、技术、基础保障、政策支撑等方面制定再生稻全产业链问题清单,指导各地进一步抓好再生稻生产。202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将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稻区,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政策支撑保障,促进再生稻持续稳定发展,力争到2030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新 ...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载体。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表示,中国农业资源多元、产业多样、文化多彩,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丰富的农产品需求提供了物质基础,形成了农耕文明传承的深厚积淀,也为在农业内部保障农民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国内联播快讯: (1)《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发布; (2)1月份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12.1%; (3)1月份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价格延续止跌回稳势头; (4)全国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达34.6万个; ...
此外,农发行在2024年还专题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强“水利银行”特色品牌的指导意见》,聚焦农田水利建设、防洪排水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城乡供水工程、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能资源开发与利用等6大领域,优化信贷规模、资金保障、利率定价等政策,不断完善信贷政策体系,提升服务质效。
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以来,为实现口粮绝对安全作出巨大贡献;国家加大大豆种植补贴力度,大豆产量连续3年超过2000万吨;一些地方对藜麦、荞麦等营养丰富的杂粮作物提供专项补贴……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体系,加大粮食生产补贴力度,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政策支撑。作为国家调控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具,相关补贴政策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技术进步和农业可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