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嚣的乡村大地上,农业生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美味的食物,同时也伴随着大量的农业废弃物。这些农业废弃物如同隐藏的宝藏,埋藏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可观,具体包括:8.65亿吨的农作物秸秆和30.5亿吨的畜禽粪污。这些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是我国在追求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的努力和挑战。
另一方面,让智能化农机“上岗”。近日,国机集团将2025年首批乘坐式高速插秧机交付至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农户手中,该机器的插秧速度可达5亩/小时,能有效提高农户作业效率,提升15%的产量。
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载体。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表示,中国农业资源多元、产业多样、文化多彩,为满足城乡居民不断丰富的农产品需求提供了物质基础,形成了农耕文明传承的深厚积淀,也为在农业内部保障农民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本报北京2月16日电(记者郁静娴)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在紧盯世界科技前沿、坚持产业急需导向的基础上,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绿色低碳农业、 ...
近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国智慧农业相关企业总量达8.3万家,其中当年新增企业数量1.9万家,同比增长29.3%。
“去年全国人代会上,我提出将新疆葡萄种植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得到财政部关注和回复。”全国人大代表偌尔布亚·斯依提说,希望能构建新疆葡萄生产保障体系,有效转移、化解各类灾害风险,让葡萄种植户不再“看天吃饭”。
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农业科技 ...
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以来,我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
近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机械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然而,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仍存明显差距,特别是在收获环节,根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我国每年因采收不及时导致的粮食损失约500万吨,经济损失超300亿元。与此同时,生产效率低、劳动力结构失衡、区域发展不均等问题日益严峻,“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