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书店》在托尔斯泰的时代,文学被寄予反映现实和教化心灵的厚望。而在媒介从未如此丰富的今天,文学似乎正在退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终结,它可能正在等待一种新的、与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对话的方式出现。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我们所面临的并非艺术的消亡,而是 ...
《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意外归来》《萨特阔》等多幅列宾代表作首次来华,让观众一次性大饱眼福。其中,《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以近4米宽的画幅,震撼呈现俄罗斯众生相与命运图景。
2025年7月23日至2026年1月1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南3、南4展厅里,“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以92件油画、素描作品,系统梳理了这位绘画巨匠的艺术生涯,为观众打开了一扇理解俄罗斯文化艺术的窗口。
7月22日,参观者在欣赏画作《列夫·托尔斯泰肖像》。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记者 ...
“列夫·托尔斯泰与他的时代”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博物馆及莫斯科国立列夫·托尔斯泰博物馆共同举办,展品共255 ...
借《托尔斯泰读书随笔》再版之机,我谈谈托尔斯泰有关中国的阅读和理解。 托尔斯泰活了82岁,除了当过几年兵,读书写作是他一生的职业,甚至 ...
列夫·托尔斯泰伯爵是个精力旺盛的人,有着躁动不安的灵魂,他是性情中人,同时又有着极其敏感的良心,一生都在情与理之间挣扎。 他的各种欲望不时引领他偏离宁静的乡间小道,虽然这是他体内的禁欲主义者心之所系,正如他体内的浪荡子同样渴望着城市中的声色犬马。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称托尔斯泰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能吸引他。他说,我更喜欢《战争与和平》。几百年来,托尔斯泰都代表了文学艺术与社会现实结合所能到达的一种高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的则是个人内心世界的焦灼不安。显然,前者比后者更契合中国现实本身和对人的期待。
托尔斯泰是基督徒,因为他忠实于基督的学说。 他有个有趣的说法:对于相信上帝的人而言,基督不是上帝。 按照他的意见,如果认为耶稣基督是 ...
草婴译12卷彩色插图本《托尔斯泰小说全集》捐赠巴金故居. 文学翻译:何以失落了人文情怀? 记者 傅小平. 自1978年起,翻译家草婴先生用20年时间完成了托尔斯泰全部小说翻译,计400万字。
托尔斯泰1893年写的小说《谢尔盖神父》(时经20年,托尔斯泰去世后才允许出版)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思考信仰的故事:靠皈依被灌输的信念、靠对 ...
中新网绍兴10月14日电 题:鲁迅与托尔斯泰跨时空对话 大文豪跨世纪心愿成真 记者 赵晔娇 世界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我还年轻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