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托尔斯泰的时代,文学被寄予反映现实和教化心灵的厚望。而在媒介从未如此丰富的今天,文学似乎正在退场。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的终结,它可能正在等待一种新的、与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对话的方式出现。
《1698年的索菲娅公主》《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意外归来》《萨特阔》等多幅列宾代表作首次来华,让观众一次性大饱眼福。其中,《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以近4米宽的画幅,震撼呈现俄罗斯众生相与命运图景。
9 小时
南方都市报 on MSN绘就俄罗斯民族灵魂的光辉,“列宾艺术特展”登陆国博时值“中俄文化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展览同时得到了俄罗斯国家博物馆的大力支持。此次展览也是国内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列宾展。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陈毓娟):7月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共同推出“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首次在中国大规模呈现列宾艺术全貌。
7月22日,参观者在欣赏画作《列夫·托尔斯泰肖像》。中国日报记者 姜东 摄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记者 ...
7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托尔斯泰晚期思想中的“光”最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资深翻译家白嗣宏翻译的《光在黑暗中发亮:托尔斯泰戏剧集》,托尔斯泰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新译单行本也将于近日出版。
作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的巅峰代表,列宾(1844.8.5—1930.9.29)被誉为“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他的画笔既对准沙皇时代的宏大叙事,也凝视普通人的命运褶皱——宗教行列中的信仰与世俗、流放者推门瞬间的窒息感、民间传说中的浪漫幻想……这些作 ...
在世界艺术史的大师名录上,有一位艺术家的名字为无数中国观众所熟知,并以其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和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深深影响了中国几代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审美追求。他就是俄罗斯现实主义绘画巨匠、俄罗斯民族艺术的“视觉诗人”——列宾。
列宾笔下还有着众多音乐家、文豪、演员与科学家的形象,如钢琴家门特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化学家门捷列夫、文学家果戈理等,其中《列夫·托尔斯泰肖像》被认为是最优秀的一幅。在这幅画中,托尔斯泰被塑造成融合了伟大思想力量与极致简朴气质的天才形象,他专注而审视的目光仿佛在与观众对话。
【环球网文化报道 记者 安绮】1868年,还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读书的列宾在涅瓦河上第一次见到纤夫,萌生了创作这一主题的想法。五年后,他完成了享誉世界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 天
什么值得买社区频道 on MSN《复活》:人性与时代的深渊托尔斯泰的灵魂叩问:在《复活》中凝视人性与时代的深渊 一、版本与邂逅:经典名著的厚重质感 摆在眼前的《复活》,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 “语文阅读推荐 ...
托尔斯泰要我们诚实地直面自己的人生,不要逃避“死”这道课题,不要以虚假态度来度过你短暂的一生,所以,他创作了《伊凡·伊里奇之死》。有关生死课题的书籍不少,以小说形式来切入作者对生死观点的书更是不计其数。但每个人看见的都是他人的死亡,有者或会因此受到启示:我将来应以何种姿态离开这世界?但我们能作如此想法的,总是在身体无恙、无病苦的状态下,才能以局外人的眼光,冷静地去“规划”自己的生死大事。但列夫·托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