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创办《野草》的热血少年,到马兰村窑洞里的总编;从《中国救荒史》的作者,到《毛泽东选集》的编纂者,邓拓始终以笔墨为武器。民族危亡之际,他挺身而出;战火纷飞中,他坚守舆论阵地,铸就了一段铅字与烽火的传奇。
1988年,台湾老兵蔡国栋携妻子和女儿踏上了返回山东聊城的寻亲之路。那一天,蔡国栋与他失散多年的亲人重逢,心中的激动与喜悦溢于言表,因为与家人分离已经整整50年了。多年来,他无数次幻想着能够回到故乡,看看那些亲爱的人,最终,他的梦想在这一刻变为了现实 ...
1909年10月26日的清晨,三声枪响划破了哈尔滨火车站的寂静,随之倒地的伊藤博文再也没有站起来。他痛苦地挣扎了片刻,嘴里勉强吐出一句话,最终气息全无。 而站在一旁的刺客,眼神冷峻,目送着伊藤倒下,面对扑过来的警卫,丝毫不动摇,任凭自己被捉拿。 临死前,伊藤博文说了什么?而那位冷静的刺客,又为何要刺杀这位当时日本政界的重要人物? 刺客的名字叫安重根,朝鲜人,1879年出生在海州市。安家三代都是官宦 ...
“吾辈热血青年,何堪忍此奇耻大辱。吾意已决,誓为祖国的尊严而战,为民族的生存而战,一旦需要时,即使付出生命亦在所不惜……” 这段心忧国家命运的文字出自于抗日名将陈锡纯烈士的一封家书。寥寥数语,不仅道出了他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铁血丹心,更彰显了他舍身取义 ...
编者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当C919、运20等国产大飞机渐渐被国人熟知,一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双冷发电机、红旗导弹、“运十”飞机等国之大器的研制打下坚实基础、立下赫赫功勋的湘潭人,逐步走进家乡人民的视野……他就是萧卡(1919.11.15—20 ...
人民网 on MSN18 小时
做永不熄灭的传灯者
一句“报纸一日不停”,是他对舆论阵地寸土不让的誓言,更是将新闻工作视为战斗、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崇高信念与使命担当。
1943年7月23日,这是一个悲壮而难忘的日子。在太谷县枫子岭村,八路军太行二分区三十团政委马定夫率领三连战士,与数倍于己方的敌人进行了一场浴血鏖战,子弹打光了,用刺刀也要冲锋向前,为的是掩护一千余名群众和抢收的粮食安全转移。激战中,马定夫等12名八 ...
抗战英雄浩气长存|彭雪枫·跨马征战场 下马笔如椽,彭雪枫,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抗战 ...
1943年7月23日,这是一个悲壮而难忘的日子。在太谷县枫子岭村,八路军太行二分区三十团政委马定夫率领三连战士,与数倍于己方的敌人进行了一场浴血鏖战,子弹打光了,用刺刀也要冲锋向前,为的是掩护一千余名群众和抢收的粮食安全转移。激战中,马定夫等12名八路军将士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地融入了太谷这片热土。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为控制华北战略要地及资源大举进犯山西,马定夫毅然投笔从戎,回到自己的家乡——山西抗日前沿榆社县,发动群众抗日救国。他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并担任特派员,同年10月,参与创建榆社县抗日游击队,经常率领队员深入敌后,破坏铁路、割电线、截车辆、捉汉奸,打击敌人,屡建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