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通化暴乱事件不仅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中日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日本方面至今将其称作“通化大屠杀”,并宣称中国军队在暴乱中屠杀了三万多名无辜俘虏,甚至将整个事件描述为对无辜日民的“惨无人道屠杀”。然而,按照中国的记载,暴乱中只有3000余名日本战俘被处决,他们的死因主要是参与了暴乱和破坏。两国对于暴乱事件的记载存在巨大差异。
“瓦曲、后峪、颜家庄,大炮一响十八趟。”在济宁,以十八盘山为核心的尼山区抗日根据地,曾被称作“一枪打透的根据地”。它面积狭小、力量薄弱,却不屈不挠地与敌人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1942 年,在夏连长的果敢指挥下,新四军某部于镇江成功发动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战场上硝烟弥漫,战士们奋勇杀敌,最终消灭了 128 名敌军,还缴获了数量可观的武器和物资。战斗结束后,部队为了保存实力、养精蓄锐,迅速转移至偏远乡村进行休整。
1943年10月,1500多名日伪军悄悄包围了鲁西南抗战大本营“红三村”,威逼群众说出八路军以及军粮和抗战物资的下落,随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水牢惨案。在这场惨案中,73位抗日军民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着抗日火种。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