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米兰•昆德拉是世界上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个成功隐身的作家。37年以来,由于一直拒绝在媒体上露面,他从公共视野中消失了,直到2023年7月11日,米兰•昆德拉逝世,让世人重新将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写作,多么古怪的想法!
昆德拉在想,这样难解的话出自一个钢琴家之口,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最终昆德拉得出的结论是,在音乐的历史,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音乐的史前史上,存在着一种“原始状态”,要早于“第一次有动机、有主题的组合的状态”。至少,他认为这是父亲想要和他说的。
对昆德拉而言,不能承受的只能是“生命之轻”。他的捷克同乡卡夫卡写的是沉重之物:城堡、审判、孤独者的蒙难,以及那场沦为甲虫的现代性灾难——我们今天或许可以称之为“社畜噩梦”。但在昆德拉的世界里,一切沉重皆由“轻”而来,因而“轻”才是真正不可承受之物。出 ...
本文摘选了米兰·昆德拉生命最后几年的碎片。作者弗洛朗斯·努瓦维尔和丈夫马丁是昆德拉夫妇多年的好友,陪伴昆德拉走过他生命的最后一程。她写下了她对昆德拉作品的理解,记录下了与昆德拉和其妻子薇拉共度的最后时光。
甚至有人认为,相比文学成就,昆德拉更像一个思想家。而且,他是一个能够“生活在别处”的思想家。在此之前,许多人认为作家一旦从自己的故土上被连根拔起,就会失去灵魂,但旅居法国数十年的昆德拉却颠覆了这一观念,他的灵感从未消失。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一本有趣的哲学读物《哲学家如何谋生?》。这本书介绍了古今40位哲学家的“真实”职业。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如记者、编辑、艺术评论家等从事文字与思想工作的职业;另一些则出人意料,如法官、解剖学家、地理学家等;还有一些则匪夷所 ...
昆德拉是1968年布拉格之春改革运动的参加者,众所周知这场运动以乐观的改革精神开始,却最终被苏联军队的入侵所镇压了。 由于昆德拉对苏联入侵行径的批评,在布拉格被占领不久,他就被列入了黑名单,他的作品也都全部被禁。 1975年昆德拉流往法国。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2 小时

一部温情与沧桑交织的平民史诗

本文转自:滁州日报□袁伟建斜阳穿过南京老城的百年梧桐,斑驳地洒在青砖墙面上。叶兆言的新作《璩家花园》就在这样的光影交错中展开,将一座宅院的兴衰与三代人的命运,编织成一部中国式的平民史诗。这部被王德威称为“描摹世情的热忱之作”,以其特有的温润笔触,在历史洪流中打捞起那些被时代巨轮碾碎的个体生命,让平凡 ...
每个人的生活,都有连绵不断的烦恼。 但很多时候,困扰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的心态和情绪。 《新唐书》中有一句话: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放下心中的包袱,才能让自己活得从容自在。 01 不拧巴 有个年轻人,常常因为 ...
笑是一种生物学特征,由此产生的回报感和社会归属感也是一种生物特征。所以本书作者把笑的问题当做一个进化问题来探讨。他认为,很多幽默原理中谈到“优越感”,但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只嘲笑微不足道的错误和不协调。这意味着在那些以他人为代价的笑话中,我们嘲笑的是他 ...
从来金陵文气盛,贤才同聚译墨香。7月2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开幕。来自31个国家的39位汉学家与39位中国作家齐聚一堂,一起探讨中国文学的新发展,共同见证中外文学交流的新成果。中国作协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