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地时间6月27日,数十位来自德中两国政学工商界的嘉宾共同出席“纪念施特劳斯访华50周年专题研讨会”,这不仅是一次关于中德关系发展的回顾,更是一次跨越时间的精神致意。
近日,一场纪念施特劳斯访华50周年的专题研讨会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举行。中德政要、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回望这一跨越半个世纪的 ...
这首乐曲不仅是约翰·施特劳斯的经典之作,更是19世纪欧洲音乐的灵魂象征。 作为“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的音乐让人们在欢舞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激情。 2023年,我们迎来了施特劳斯诞辰200年的盛典,维也纳顶级乐团的到来让这一切变得更加璀璨。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6月28日电题:五十载情谊常新——中德共忆施特劳斯访华历史时刻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邰思聪 仲夏时节,一场纪念施特劳斯访华50 ...
列维-斯特劳斯传:我们都是野蛮人 ★ 现代人类学之父、学者、作家、美学家、忧郁的形象——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1908—2009) ★不仅改变了人类学,还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看待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方式。 ★ 本书以列维-斯特劳斯生平的四个主要时期为线索,为我们开启深入了解这 ...
新华社德国慕尼黑6月28日电 题:五十载情谊常新——中德共忆施特劳斯访华历史时刻 新华社记者李函林 邰思聪 仲夏时节,一场纪念施特劳斯访华50周年的专题研讨会在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举行。
重读萨特:一个存在主义者的自由与反抗 何映宇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二十世纪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 右图: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左图:1955年,萨特和波伏瓦在北京天安门城楼。 右图:波伏瓦《长征:中国纪行》。 何怀宏 萨特《存在与虚无》。 萨特与加缪。 萨 ...
1943年萨特完成并出版了他的哲学专著《存在与虚无》,一开始只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关注,在1943—1945年之间,它主要被用于给政府配给的土豆称重,因为该书第一版的重量恰好是一公斤。这本晦涩难懂的哲学著作就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了普通人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