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家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这项名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
2025年2月21日,亿明达股份有限公司的创新研发再度引发行业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信息显示,亿明达成功取得了一项名为“核苷酸的正交去封闭”的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14634976B,申请日期追溯至2016年7月。这一重要里程碑不仅标志着亿明达在 ...
Evo 2 系目前生物学领域规模最大的 AI 模型,基于超过 12.8 万个基因组的 9.3 万亿个核苷酸数据进行训练。开发者表示,Evo 1 和 Evo 2 的开发标志着生成式生物学领域的关键时刻,使机器能够用核苷酸语言来“读写”“思考”。
2月20日,国际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一种名为"孔明系统"的细菌免疫防御机制,该机制通过"借用"噬菌体自身成分激活免疫反应,为理解微生物间的生存博弈开辟了新视角。 晏华华摄影 ...
点击标题下「河北新闻广播」可快速关注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题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
研究显示,“孔明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类细菌中,其模块化结构提示自然界可能存在更多未知的核苷酸信号系统。该发现不仅为细菌免疫研究提供新方向,其特异性识别特性更具备医学应用潜力:未来或可开发便携式核苷酸检测工具,助力遗传代谢病诊断及抗癌药物疗效监测,突破现有检测技术依赖大型仪器的局限。
该成果揭示了一种以碱基修饰核苷酸为第二信使的细菌抗噬菌体(病毒)免疫信号通路,称之为“孔明系统”(Kongming),该机制通过“借用”噬 ...
为解决细菌转录终止因子 ρ 在休眠或应激时的调控机制问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展核苷酸对 ρ 影响的研究。发现 ADP 和(p)ppGpp 诱导 ρ 形成无活性寡聚体。该成果为理解细菌转录调控和开发抗菌药提供新视角,值得一读。
北京时间2025年2月21日凌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韩文元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题为“Base-modified nucleotides mediate immune signaling in ...
为解决尤因肉瘤(ES)治疗难题,耶拿大学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展 RNR 和 WEE1 联合抑制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治疗在体外对 ES 细胞有协同抗癌活性。推荐阅读,助您了解这一潜在治疗新策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堪萨斯城儿童慈善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个性化反义寡核苷酸(ASO)在治疗罕见遗传病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创新方法在临床前评估中显示出有希望的结果,为以前无法治疗的疾病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并在短短八周内为患者验证了个性化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