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容易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下沉,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在沿海地区还会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水质变坏。因此,要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防止形成地下漏斗区,及时进行人工回灌,填补地下水漏斗区。
2月下旬,寒意未消。在平坝区白云镇肖家村黔坝米业的加工厂内,机器嗡嗡作响,工人们忙碌着将秋收贮存的大米进行加工处理。一堆金黄色的稻谷被装入加工机中,经过脱壳、碾米、色选等工序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空气中弥漫着大米特有的清香。黔坝米业水稻种植基地 ...
这部分水一旦被污染,污染物即会在其中扩散与迁移。 岩层按其透水性不同,可分为透水层与不透水层。饱含水的透水层称为含水层,不透水层通常称为 ...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土星作为太阳系最为神秘的行星之一,其壮丽的环系与独特的卫星群无疑吸引了无数科学家的探索热情。近年来,关于土星的研究频频出现令人振奋的发现,尤其是一些卫星因奇特的外形与特性而引发广泛关注,带来了外星生命的无尽遐想。
来自MSN11 天
我们准备好了吗?全球77%的沿海地区将受到海水入侵的威胁到2100年,由于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导致的地下水补给减少,全球沿海含水层面临着不断升级的盐水入侵威胁。 不断蔓延的海水将使许多淡水资源无法饮用,破坏生态系统,威胁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东南亚、墨西哥湾和美国东部等低洼地区 ...
来自MSN10 天
美科学家发现墨西哥水下网络“核心”微生物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地区存在相通且复杂的水下洞穴网络,里面存在许多古老的细菌群落。美国一所大学找到了水中的“核心”微生物,并绘制出迄今为止最大的水下微生物群落地图。这对未来研究地球上的含水层生物提供了一个方法和基础。
2 天
证券之星 on MSN南大环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不同水深取样的污染物种类分析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南大环境(300864)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不同水深取样的污染物种类分析检测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2311709787.4,授权日为2025年2月21日。
地下水,作为地球上的重要水资源,不仅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规律以及开发保护等问题,一直是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在中国,有一位耄耋之年的科学家,用毕生精力探寻地下水流的地质密码,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陈崇希。
3 天on MSN
智利的科学家们正在证明,即使在最干旱的沙漠中,也能从空气中收集到水。他们在上霍斯皮西奥(Alto Hospicio)安装了网状收集器,成功地收集到了雾水,那里的许多居民都很难获得水源。
“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具备极地科考能力的破冰船。2024年夏,“极地”号从广州出发至北冰洋,开展首次极地综合科考。船上的历史学者费晟在观察、记录周围环境与科学家工作的同时,也深化了对海洋环境史的思考。
每次上课,陈崇希喜欢和学生一起探讨水文地质方面的前沿问题。有一次,陈崇希在给学生讲课时意识到,教材中提及的一个模型存在问题。“尽管我进行了多种假设,但始终都无法证明模型的正确性。”为了得到正确的模型,只要有机会出差,陈崇希就跑到当地的图书馆查阅资料。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