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回顾物理史上的重要时刻,直觉往往比数学工具更重要。徐一鸿认为,盖尔曼(Gell-mann)发现夸克的例子最有说服力——尽管他的数学功底远不如同时期欧洲、亚洲的一些优秀同行,却凭借超凡的物理洞察力率先取得突破。张朝阳也提到,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时,既 ...
徐一鸿教授总结,量子力学能精准计算原子光谱,而量子场论对电子磁矩的计算精度更高。从这一角度来说,量子场论堪称人类有史以来最强大、最成功的理论。在此基础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进一步总结了基本粒子的性质,并成功将电磁、强、弱相互作用纳入统一框架。而如今,科 ...
1927年2月的哥本哈根,寒风卷着雪粒拍打着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彩色玻璃窗。26岁的沃纳·海森堡裹紧粗呢大衣,在走廊里来回踱步,皮靴叩击地面的声响惊飞了檐角的麻雀。他手里攥着半页写满算式的纸,墨迹在指缝间晕开,像团解不开的迷雾——那团迷雾里藏着量子世界最锋利的秘密。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毛晶慧)7月16日,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与著名物理学家、德国洪堡研究奖获得者、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徐一鸿(Anthony Zee)展开物理对谈,内容涵盖牛顿力学、量子力学、狭义相对论及量子场论等领域,回溯物理学统一历程,并分享了海森堡、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的故事。徐一鸿强调未来物理学发展需年轻人创造,张朝阳则指出基础科学研究应源于本能好奇心。
一百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算短暂,足以让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走完一生,也足以让一门全新的物理学理论从萌芽走向成熟,并彻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然而,有趣的是,对于这门被验证得最为精确、应用也最为广泛的理论,我们似乎依然处在一种“懂了,但没完全懂”的奇 ...
今年,世界各地举行了不同的科普活动、讨论,以庆祝“国际量子科学技术年”。 关于量子力学的开始,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认为要从1900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测量无处不在。从裁缝用皮尺量体裁衣,到建筑工人用卷尺丈量土地;从厨房里用勺子量取食材,到加油站用流量计为汽车加油,这些都属于普通测量。我们用这些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满足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需求。然而,普通测量往往只要求得到一个大致的数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