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南昌路203号,“绒绣遇见咖啡”&“群艾·朝暮”工作室静静伫立。窗外是车水马龙,窗内却是另一番光景:绣绷上铺着细密的布,设计师秦鑫手握绣针,彩色绒线在指尖跳跃,一针一线,编织着非遗绒绣的现代故事。点击播放视频一针邂逅千年秦鑫与绒绣的缘分,始于一次非 ...
6月21日,一场名为“同线异彩”的非遗艺术对话展在上海老字号品牌馆(华山路263弄)拉开帷幕。上海绒绣与大不里士波斯毯这两项承载历史智慧的手工技艺,首次以羊毛为共同语言,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上海绒绣”——这种在特制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绒线绣出各种画面和图案的刺绣,被誉为“东方油画”,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秦鑫与绒绣的缘分始于一场非遗展览。在展览上,她被一幅绒线绣成的外滩风景深深吸引,细腻的针脚让建筑与江面栩栩如生。此后,她从大连工业大学的设计课堂走出,踏上了跟随绒绣传承人学习的旅程,潜心钻研针法与配色,并用现代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传统纹样。她的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绒绣不应仅是博物馆的展品,而应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8月24日,来自上海的绒绣非遗传承人正在为莎车县叶尔羌街办沪新路社区60余名莎车绣娘教授绒绣技艺,学员们端坐在绣台前,仔细地跟着老师的 ...
这一幅肖像中,起码有3000多种颜色。 ”上海绒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唐明敏介绍她绣的一幅黑白肖像《梅兰芳》。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两大绒绣厂主要做外贸单子,17岁的李蔷进入红星绒绣厂艺术品车间,从此就没离开过绒绣,至今针不离手。
非遗传承也要从娃娃抓起。去年,绒绣协会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推动开设“走进非遗——上海绒绣”,共有80余位学生报名上课,并于去年12月8日 ...
最让我震撼的就是绒绣作品《梦想之城》了,这幅献给国庆70周年(2019年)的绒绣,在第二届进博会一展出,便得到了世界各国参展者异口同声地 ...
据秦永福粗略统计,完成《大地之子——人民领袖毛泽东》这幅绒绣像,仅所染的颜色就达1700余种之多,堪称恒源祥绒绣史上的珍品。
因为当时的绒绣产品100%供出口,上海东方绒绣厂曾是国家创汇先进集体。 但到后来,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许多年轻人已不满足于从事绒绣业的薄利,东方绒绣厂也好景不再。
在这个炎热的暑假,无棣县棣丰街道为孩子们送来了一个文化盛宴。7月9日,在星湖社区,县文化馆联合开展了2025年“文化书院”精品课,主题是非遗“绒绣”活动。这个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