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2 月 24 日消息,据日经新闻今日报道,东丽将于 2026 年度内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作为聚酯纤维原料的对苯二甲酸(TPA)。
近期,日本经济新闻披露了一则关于东丽公司的重大调整计划。据悉,东丽决定在2026年前全面终止其在国内的对苯二甲酸(TPA)生产活动,该物质是制造聚酯纤维的关键原料。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困扰各国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聚酯类塑料,由于其广泛应用于服装、包装等行业,长期以来堆积成数不胜数的废弃物,给环保带来了严重负担。因此,如何将这些废旧塑料循环利用,成为了行业创新的重要方向。
复合聚酯纤维的技术背景意味着这一领域将产生新的经济机遇。据了解,复合聚酯纤维具有较高的均匀性,因而普遍被认为是未来纤维材料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中石化的这一专利申请,具体涉及芯层材料和皮层材料的熔融与纺丝工艺,核心在于其特性粘度与熔点的独特配比,使得复合聚酯纤维在强度、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都将得到显著提升。
聚酯是一类以酯键为重复单元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纤维、瓶材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聚酯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目前,PET的年产量已超过7000万吨,主要用于短生命周期的一次性产品。由于废弃PET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回收机制,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熔融缩聚法是工业界普遍应用的大规模 ...
据相关报道,东丽公司计划在2026财年之前停止在日本本土生产对苯二甲酸(TPA),这是一种重要的聚酯纤维原料。此举是为了应对近年来因中国企业产能扩张带来的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利润率下降的挑战,同时也是东丽为提高资本效率而实施的结构性调整的一部分。未来,东丽将转而通过外部采购满足TPA的需求。
近期,国内部分化纤聚酯龙头企业陆续发布年报预告,称报告期内价差收窄、加工费收缩,预计将导致2024年业绩下滑。其中,受聚酯瓶片新增产能集中投放影响,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加工费较上年下降30%以上。低加工费使得聚酯产业企业勤修内功,在降本增效上下足功夫。其中,期现结合为聚酯企业在产业弱周期中筑起了“护城河”,成为聚酯产业企业应对低加工费的利器。
防静电覆膜聚酯涤纶针刺毡作为一种高性能材料,其生产工艺的复杂性不容忽视,每一个环节均需精细控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与功能性达到最优状态。该产品的制造过程主要依赖于两大核心技术:针刺成型技术与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每一项技术都蕴含着高度的工艺要求与参数调控 ...
瓶片是聚酯产业链的重要终端产品,广泛应用于饮料和食品包装行业,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瓶片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聚酯 ...
年产50万吨再生聚酯新材料项目作为区重点产业项目,一期项目2026年6月前全面投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60亿元、税收1.8亿元,助力该区打造全国领先的再生聚酯新材料生产基地。
不起静电、不起球,很轻薄,比普通秋衣增温3.1°C……近日,浙江理工大学73岁退休教授凌荣根研发的一款秋衣在纺织圈“火”了。
2025年2月18日,越南工贸部发布第421/QD-BCT号公告称,应越南企业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长丝纱线 (越南语:sản phẩm sợi dài làm từpolyeser)启动反倾销第二次期中复审调查。涉案产品的越南税号为5402.33.10、5402.33.90、5402.46.10、5402.46.90、5402.47.10和5402.47.90。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