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西藏最西——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4500米。这里曾因高寒缺氧、土地沙化,被称作“生命禁区”。如今,一切都变了。戈壁荒滩长出连片绿洲,人工饲草基地让沙地变沃土,班公柳苗圃让荒山披绿装,千年盐场续写着“盐羊古道”的新故事。“世界屋脊的屋脊”正用鲜活案例证 ...
驱车驶入西格拉滩,一片片绿色的农田取代了昔日的荒滩。挺拔舒展的玉米连成青纱帐,藜麦随风摇曳,叶色青翠,南瓜藤蔓匍匐铺展,金黄的花朵点缀其间,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荒滩重生的生命之源 转机出现在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通水之后。
编者按: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甘肃省委网信办联合主办,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承办,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市委网信办,兰州新区党群政法和社会工作部,甘肃省互联网发展促进会等单位协办2025年“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专题活动,7月15日—7月20日,陆续走进嘉峪关、敦煌,张掖 ...
在山东省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泰社区书院,66岁的丁兴农手持《1964,他们正年轻》,为青少年讲述东营石油会战的历史:“过去的东营是片盐碱荒滩,石油工人齐聚会战,才让‘只长茅草不长树’的土地发展为繁华都市。”孩子们专注聆听祖辈扎下第一顶帐篷的奋斗故事——这是东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缩影,以历史传承与实践教育滋养青少年价值观。
15 小时
生活·家 on MSN盐碱滩长出“金疙瘩”位于我省西部嫩江与洮儿河冲积平原上的镇赉县,曾是一片让人心生叹息的土地,曾被判定为“不适宜耕种”的盐碱荒滩,如今却迎来了惊人的蜕变——水稻种植面积达155.9万亩,年产20.6亿斤优质大米。昔日的不毛之地已成为滋养一方的“黄金粮仓”,更成为国家粮食安 ...
“两山”回响山河有回声,岁月见真章。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从生态治理的攻坚克难到绿色产业的创新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智慧正在各地实践中熠熠生辉。环境美了、生态好了,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满。近期,生 ...
近年来,示范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总结经验、开拓思路,为职工子女提供更优质、更多样的关爱服务,将工会组织的关爱传递到每一个职工家庭中,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示范区融媒体中心:贾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1 天
光明网新闻中心 on MSN【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91】青藏高原人工草地增加二点四倍近些年,记者来到青藏高原牧区采访,牧民群众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新变化:越来越多的荒滩返绿了,草长得越来越好。
1 天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汾河盐碱滩涂上建起“植物梦工厂”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农民在采摘爱农农业示范园种植的甜瓜。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韩荣通讯员杨润德汾水汤汤,流淌千年。在这条孕育了山西文明的母亲河畔,荒芜滩涂正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近年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通过科技引领、机制创新驱动,让荒滩蜕变为 ...
山东,东营,从盐碱荒滩到“鸟类国际机场”,这里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候鸟补给站。黄河三角洲的绿色诗行,是湿地潋滟与楼宇挺拔交织的崭新画卷。 明潭公园的碧树清波间,一袭粉羽的国宝“嬛嬛”,是这片城市绿洲跃动的红宝石。朱鹮在东营的“城区安家记”,藏着鸟类安家城市的密码,是东营十年湿地修复的缩影,是人鸟共居的生态文明答卷。 让我们跟随朱鹮,走进这座生机勃勃的家园。
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鱼洞村3组,潺潺的溪水旁,一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农家乐“鱼洞人家”掩映在绿树丛中。谁能想到,每天可接待游客超千人、还被授予“省级示范休闲农庄”的生态乐园,竟是由返乡农民工郭啸天一手打造的。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振 ...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西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