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张凤华带领团队通过筛选适应耐盐碱植物的盐碱地,研究实践了南疆盐碱地饲料油菜适生改土种植技术,形成“盐碱地饲料油菜高产种植—饲料加工—养殖产业”模式,以“公司+农户”及“畜产品加工企业+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示范,在三师 ...
大力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在乌克忽洞镇打造肉牛产业强镇、在东河村实施千头肉牛养殖项目;有效推动“劣畜换优畜”,并通过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实现两年三胎,减少了基础母畜存栏量;与中国农业大学、自治区农科院等10多家科研院校建立稳定合作,挂牌成立肉牛种质资源研究基地、蒙古牛种业创新基地、“牛业科技小院”等科创平台,每年培育高品质肉羊超8万只、肉牛1300头。
春光无限好,奋进正当时。在华亭市的广袤农村,像禹文杰、李广明这样的养殖大户正在用实干和智慧谱写春天的乐章。在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平凉红牛产业正在这片热土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本报通讯员边瑞摄本报通讯员边瑞2月15日下午,在榆林市横山区城关街道马家梁村标准化养殖小区,“咩咩”的羊叫声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