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已进入深水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难度大,超标排放、环保治理设施不正常运行和低效失效等问题突出。加之全球正处于厄尔尼诺向拉尼娜转换的周期,秋冬季气象条件总体较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过程会时有发生,“跨年霾”现象仍可能重现。
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于2012年修订发布、2016年全面实施。其中PM2.5年均浓度二级标准限值是35微克/立方米,对应了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空气质量指南》的第一阶段过渡期目标,即最初级目标。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5年1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在168个重点城市中,厦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六。在重点城市PM2.5浓度较低的城市排名中,厦门取得全国第三的好成绩。
昨天,生态环境部召开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表示,随着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我国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引领作用已有所减弱,目前正在组织开展对现行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修订研究工作,已在实施情况评估、人体健康影响和标准限值修订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李天威介绍,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改善幅度大,全国PM2.5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87.2%,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9%,都优于年度目标;改善范围广,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同比下降3.4%。
在蓝天和清新空气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勤努力?环境问题关乎民生,青山绿水亦是我们共同的追求。2024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空气质量稳步提升,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而是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的结果。今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成为了极为关键的课题,生态环境部在这一领域的努力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在2月24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 ...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抓住移动源这个‘牛鼻子’”“让环保投入高、绩效好的企业享受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在生态环境部2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回应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热点问题。
在刚刚结束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分享了2024年全国空气环境质量的最新数据。令公众欣喜的是,三项约束性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具体表现为: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同比降幅2.7%;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87.2%,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仅为0.9%,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这一信息如同一股清流,让人们对蓝天的渴望再添一抹希望。 “蓝天不是等来的, ...
从2018年提出“一微克”行动,再到2025年实施“0.1微克”行动,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迈进。而从“一微克”到“0.1微克”,其中的缘由是什么?大气治理的下一步又该如何推进?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李天威表示,完成“十四五”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目标,即2025年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控制在1%以内,还存在一定困难。大气污染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依然突出,产业结构高耗能、高排放特征依然突出,能源消费仍将刚性增长。大气污染进入深水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难度大,超标排放、环保设施不正常运行、低效失效等问题依然突出。今年全国气温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大气 ...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司长李天威说,2024年,蓝天保卫战决心不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大气污染防治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
人民资讯 on MSN4 小时
中部第一,全国前列
中部第一,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长沙晚报2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匡春林)记者24日从省市生态环境部门获悉,2024年,全省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8.6%,位于全国前列,居中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