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試管嬰兒技術行之有年,但袋鼠、無尾熊、袋獾等有袋類動物也能透過體外受精(IVF)繁殖嗎?科學家研究超過20年,近日有重大突破。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團隊宣布,他們以體外受精成功培育出全球首例的袋鼠胚胎,未來希望應用在瀕危有袋動物的保育上。
環境部26日將審查四接環評案,當天將以抽籤方式抽出20位發言民眾。環境部長彭啟明今(24)日表示,環境部已開設網路表單,所有民眾都能在後天中午前填寫表單表達意見。網路及書面意見將彙整給環評委員,也會要求台電回覆。但民間團體認為,文字意見無法取代現場參與,「寧願開會時間長,也不要倉促決定」。 多個民團今日來到環境部門口舉辦記者會,主張抽籤決定發言資格限縮了公民參與的權利。攝影:陳昭宏 環境部抽籤決定 ...
「護國神山」有多耗水耗電?國科會旗下智庫「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昨(20)日發表台灣首份分析報告檢視半導體先進製程的用水及用電韌性。報告推估,台灣10年內無缺電問題,但二奈米廠投產初期供電壓力大,可能出現備轉容量小於6%狀況;用水方面 ...
環境部環評大會昨(19)日通過高雄白埔產業園區案。外傳台積電1.4奈米廠將進駐的白埔園區,基地有四成範圍森林,是二級保育環頸雉的棲地。森林城市協會表示,環頸雉不會飛,移除森林再種植他處,等於葬送瀕危鳥類,呼籲高市府縮小滯洪池面積,以減少森林破壞。環評 ...
編按:《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從環境生態學、樹齡學、地理學、人類學、人類史等角度,記錄那些活了千萬年的古樹故事,本篇摘錄從一棵已經被燒焦的巨樹說起,從能阻燃的紅杉視角,講述自然野火在漫長的古樹歷史中,究竟扮演何種角色。 加州紅杉國家公園。圖片僅供示意 ...
在全球化的快時尚產業中,南亞的棉農和東南亞的製衣工人,正面臨極端高溫的惡劣工作環境。這些由血汗交織的成衣,大多成為廢棄衣物,大量流入非洲,在當地引發環境和社會問題。 氣候變遷加劇了製衣產業勞工面臨的困境。照片來源:Marcel ...
草鴞是台灣唯一棲息在平原草地、非森林性的貓頭鷹,棲地離人類居住空間很近,但由於晝伏夜出的習性不易觀察,早期保育人士推估全台僅有100隻或300~500隻,為台灣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 然而草鴞的實際數量有多少,又分布在哪裡?數量稀少而瀕危的原因為何 ...
丹麥玩具大廠樂高(LEGO)4日宣布,將投資4項碳移除計畫,總金額達1900萬丹麥克朗(約新台幣8661萬元),希望藉此獲取碳權,並推進企業2050年淨零目標。 樂高不只使用太陽能板減碳,也透過投資碳移除技術購買碳權。圖片來源:樂高集團 ...
四接環評大會即將在下週三(26日)登場。鑑於上次環評初審將近60名民眾歷時4小時才完成發言,環境部表示,本次會議旁聽人數將以20人為原則,並以抽籤決定發言資格,民眾即日起至25日24時可上網登記。環境部補充,抽中的發言資格可轉讓,但僅限一次,且每人也 ...
近日網路瘋傳一段驚險影片,一名智利男子划著輕艇,大翅鯨(又稱座頭鯨)突然衝出水面,將皮艇和人一起吞沒。約4秒後,人與皮艇重回畫面,看似毫髮未傷。奇蹟的背後,其實有科學依據。
美國《瀕危物種法》保育千餘瀕危物種,但川普總統上任後,要求權力凌駕這項法律的「上帝使團」(God Squad)每季定期開會,挑出可能危及能源發展的保育法規。生物保育團體憂心,這道命令對瀕危動物來說,等同是「死刑令」。
近年有不肖業者以進口低價蚵混充台灣蚵,引發食安疑慮。食品安全辦公室召集跨部會合作,稽查牡蠣產地來源及市售標示,在過去14個月採樣73件,鑑定發現有七件為境外牡蠣,已對其中兩案各處20萬及10萬元罰鍰。漁業署強調將加強輔導金門、馬祖等離島縣政府推動牡蠣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