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守一座城,护一方人。近日,记者随公安部组织的“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上海市。上海公安通过不断推进精准打击防控、系统协同治理、便民政务服务等工作,正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上海警方对企业的重视、支持和服务精神,让我们安心、暖心 ...
2025年7月13日,安徽省黄山市持续高温天气,众多市民来到屯溪区醉温泉水上乐园,参加户外亲水项目,与水为伴,乐享清凉。施亚磊摄(人民图片网) ...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郝萍、温璐)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近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从2025年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黑加油点“大扫除”专项整治行动。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陆续踏上求职之路,准备迎接全新的职场生活。为避免在找工作、签合同、落户口等事宜中遭遇纠纷,毕业生该如何提高法律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呢?通过以下几起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记者冯家顺、罗沙)最高人民法院15日发布3件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促使机动车检测行业合法合规经营。
人民网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李楠楠、薄晨棣)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海关总署原党委委员、副署长孙玉宁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合肥市人民检察院已向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本报讯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为保障债务履行,不动产抵押是常用的担保方式。但如果父母使用未成年子女独有的房产作贷款抵押担保,这种担保行为是否有效?近日,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认定监护人以未成年子女名下房产为他人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的行为无效,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种了棵生菜,每天要看好几次”“第一次种番茄居然喜获丰收,根本不舍得摘”“煎牛排实现了香草自由”……社交平台上,仅“阳台种菜”这一话题,讨论就超过270万条,浏览量近10亿次。
本报北京7月14日电(记者 白龙飞)数据会商反映审判执行中的深层次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能够有效促进提质增效,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到位。7月14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会议,对2025年1至6月司法审判数据展开分析研判会商。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主持。
“捆绑销售”是常见的电商促销手段,商家将几种商品或服务打包捆绑同时出售,并给予一定优惠,进而增加不同商品或服务的销量,获取更多利润。同时,消费者购买打包的“套餐”,也能比单买更加优惠。这样的促销手段本可以实现双赢,但有些商家却动起了歪脑筋——消费者王先生通过某代销平台购买机票,却被平台神不知鬼不觉地捆绑了外卖礼包。一起来看这起案例。 基本案情 原告王先生在被告某科技公司运营的机票代销平台上购买了一 ...